[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罩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9075.2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5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丁仕春;孟先锋;何家胜;牛亚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斯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0 | 分类号: | B62D25/10;B62D25/12;B60K11/06 |
代理公司: | 11357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张明利 |
地址: | 232200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板 排风孔 内板 客车 发动机罩组件 方形孔 紧固连接 阵列分布 发动机 侧面 对称分布 防雨支架 行驶安全 噪声污染 排水槽 外侧面 散热 集热 进风 外体 支架 噪声 对流 贯穿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罩组件,发动机罩组件包括位于客车外体的外板和外板紧固连接、且位于客车内部的内板,所述外板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内侧面和内板紧固连接,内侧面和内板之间设有排水槽;所述外板上设有方形排风孔,排风孔贯穿外板和内板,排风孔位于外板的一侧设有弧形的第一防雨支架;所述排风孔位于内板的一侧设有集热支架;所述外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进风件,外板上设有第二方形孔。通过设置阵列分布的第一方形孔和排风孔使客车内的气体强产生对流,无论外界温度高低,都能对发动机及时的进行散热,延长了发动机的设有寿命和客车的行驶安全;通过阵列分布的第一方形孔可以有效的吸收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减少了噪声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罩组件,具体是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罩组件。
背景技术
发动机罩是最醒目的车身构件,是买车者经常要察看的部件之一。对发动机盖的主要要求是隔热隔音、自身质量轻、刚性强。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罩只有只有简单的排风口,通过客车主体内设置散热扇,对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冬天时基本能满足散热要求,但是夏天,在外部温度加高时,汽车内的高位气体会在客车内沿发动机罩上升,只有部分热量被客车内的散热扇吹出客车主体外,而不能产生强对流,及时的给发动机散热,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车辆的正常运行,夏天时,客车司机的做法通常是敞开发动机罩,对发动机及时的进行散热,但是影响客车正常运行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罩组件,通过设置阵列分布的第一方形孔和排风孔使客车内的气体强产生对流,无论外界温度高低,都能对发动机及时的进行散热,延长了发动机的设有寿命和客车的行驶安全;通过阵列分布的第一方形孔可以有效的吸收发动机产生的噪声,减少了噪声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客车的发动机罩组件,发动机罩组件包括位于客车外体的外板和外板紧固连接、且位于客车内部的内板,所述外板包括外侧面和内侧面,内侧面和内板紧固连接,内侧面和内板之间设有排水槽。
所述外板上设有方形排风孔,排风孔贯穿外板和内板,排风孔位于外板的一侧设有弧形的第一防雨支架。
所述排风孔位于内板的一侧设有集热支架。
所述外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进风件,外板上设有第二方形孔。
所述第二方形孔内设有把手,锁具护罩内的内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移动孔,第二方形孔的下方、内板上设有第二固定轴。
所述内板上设有第一锁具支撑和第二锁具支撑,第一锁具支撑和第二锁具支撑分别位于两个移动孔内移动。
所述第一锁具支撑包括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的一端设有弹性件固定块,另一端设有第二连接块,弹性件固定块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轴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上设有对称分布的滑块。
所述第一支撑轴上设有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弹性件固定块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板紧固连接。
所述第二固定轴上转动设有锁具卡扣,锁具卡扣包括第四连接块,第四连接块上设有贯穿孔,锁具卡扣通过贯穿孔位于第二固定轴上转动。
所述第四连接块上设有贯穿孔的对立端设有卡销,第四连接块上设有第五连接块,第五连接块上设有弧形槽,柱形滑块位于弧形槽内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外板上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的一端与外板紧固连接,另一端设有第一固定轴,发动机罩组件通过第一固定轴与客车主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集热支架上设有进线口和出风口,集热支架包括集热口,出风口上设有阵列分布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设有散热扇,发动机工作时散发出的热量随空气上升至集热口,通过散热扇将气体排至第一防雨支架后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斯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六安斯达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0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