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制备SmCo5 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19677.8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73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蒋成保;董莹;张天丽;刘敬华;王慧;张明;王敬东;蔡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9/20 | 分类号: | B22F9/20;B22F1/02;C01G51/00;C01F17/00;C01F17/1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制备 smco base su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位制备SmCo5/Sm2Co17核壳结构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方法,包括添加CaCl2制备前驱体SmCoCa‑OH,然后采用钙热还原反应,制备SmCo5/Sm2Co17核壳结构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两相是以核壳结构的分布形式存在于一个粒子之中,两相之间具有强的交换耦合作用,材料具有高磁能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磁性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SmCo5/Sm2Co17核壳结构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原位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SmCo5/Sm2Co17核壳结构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中包含两相,一相为 SmCo5,另一相为Sm2Co17。两相的磁性能相比,SmCo5相矫顽力更大,而 Sm2Co17剩余磁化强度更高。SmCo5/Sm2Co17双相复合磁性粒子要求两相之间存在磁性交换耦合作用,在该作用下,磁性复合粒子可以兼具SmCo5相较大的矫顽力和Sm2Co17相较大的剩余磁化强度。并且,在强交换耦合作用下, SmCo5/Sm2Co17的磁滞回线第二象限不会出现塌腰,能够获得较大的磁能积。
目前制备SmCo5/Sm2Co17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主要采用以下四个方法:
1)机械球磨法:制备成分为SmCo7的合金锭子或者甩带样品,破碎成粉状,再用球磨机磨至纳米尺寸,再经过热处理使纳米粒子中的SmCo7相调幅分解成为SmCo5和Sm2Co17两相。此方法制备过程复杂耗时,且由于Sm元素极易氧化,整个过程中必须精确控制氧含量。此外,粒子热处理过程中容易烧结长大,且需要根据实际条件对热处理温度和时间进行实验摸索。
2)放电等离子烧结法:使用纳米SmCo5和Sm2Co17粒子为原料,将两种粒子均匀混合后采用放电等离子设备进行快速烧结。本发明虽然可以得到 SmCo5和Sm2Co17两相复合的纳米晶材料或具有纳米晶的块体材料,但是不能得到纳米粒子。
3)化学法制备SmCo5纳米粒子:化学法制备前驱体,高温钙热还原前驱体制备SmCo5粒子。该方法只得到单相磁性纳米粒子,且即使通过调控元素比例控制产生其他磁性相,也无法控制相分布。
4)化学包覆法:以SmCo5纳米粒子为核心,采用化学包覆法制备 SmCo5/Co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即,以一个磁性相为核心采用化学包覆法制备核壳结构复合磁性纳米粒子。该方法适用于包覆单一元素的磁性相,由于无法还原Sm元素导致无法包覆SmCo磁性相相壳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原位制备 SmCo5/Sm2Co17核壳结构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的方法,得到了 SmCo5/Sm2Co17双相复合磁性纳米粒子,其相是以核壳结构的分布形式存在于一个粒子之中,两相之间具有强的交换耦合作用,材料具有高磁能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州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19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