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酱油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1841.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杨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50 | 分类号: | A23L2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酱油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酱油及其生产方法,经过原料处理、蒸煮、制曲、发酵、过滤、灭菌、灌装工序酿制而成,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在发酵至100天时加入指天椒继续发酵,使指天椒渗入酱醪,通过压榨过滤,指天椒的辣味和酱醪中的酱油融合,制成具有辣味的酱油,不仅具有酱油原有的酱香、鲜美、色泽,还拥有了广大人民群众喜好的辣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酱油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背景
酱油以黄豆、小麦、食盐为原料,经原料处理、蒸煮、制曲、发酵、过滤、灭菌、灌装工序酿制而成,具体方法是将黃豆浸泡膨胀,小麦炒熟粉碎,黃豆放入蒸锅常压蒸煮,蒸熟黄豆后加入炒熟粉碎后的小麦粉搅拌均勻,接入3042米曲霉菌种,保温32-35℃,培养时间22-32小时,加入盐水,置入晒缸中,适时翻拌,发酵180天以上,将成熟的酱醪压榨过滤,滤液为酱油;酱油,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目前尚无更多功能作用的酱油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酱油及其生产方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保持酱油原有功能作用的基础上,具有辣味的特制酱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经过原料处理、蒸煮、制曲、发酵、过滤、灭菌、灌装工序酿制而成,原料处理:将黃豆置入盛水的容器内浸泡直至膨胀,小麦炒熟后粉碎;蒸煮:将黃豆置入蒸锅,在常压下蒸煮60分钟;制曲:在蒸熟的黄豆内加入炒熟粉碎后的小麦粉,加入小麦粉的量以黄豆量的40%为宜,并搅拌均勻,然后接入3042米曲霉菌种,用量是黄豆和小麦粉总重量的0.15%,保温32-35℃,培养22-32小时,在曲发黄时成为成曲;发酵:在成曲中加入浓度为18%盐水,然后置入晒缸中,进行发酵,定时翻拌,计时到100天时,按成曲量的7.14%加入洁净、破碎的,继续发酵80天以上,直至成熟,制成酱醪;过滤:将成熟的酱醪压榨过滤,滤液为酱油;灭菌:将酱油加热至80-82℃,保温15分钟;灌装:按不同需求计量灌装。
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异效果。
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在发酵至100天时加入继续发酵,使渗入酱醪,通过压榨过滤,的辣味和酱醪中的酱油融合,制成具有辣味的酱油,不仅具有酱油原有的酱香、鲜美、色泽,还拥有了广大人民群众喜好的辣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酱油及其生产方法,经过原料处理、蒸煮、制曲、发酵、过滤、灭菌、灌装工序酿制而成,原料处理:将黃豆置入盛水的容器内浸泡直至膨胀,小麦炒熟后粉碎;蒸煮:将黃豆置入蒸锅,在常压下蒸煮60分钟;制曲:在蒸熟的黄豆内加入炒熟粉碎后的小麦粉,加入小麦粉的量以黄豆量的40%为宜,并搅拌均勻,然后接入3042米曲霉菌种,用量是黄豆和小麦粉总重量的0.15%,保温32-35℃,培养22-32小时,在曲发黄时成为成曲;发酵:在成曲中加入浓度为18%盐水,然后置入晒缸中,进行发酵,定时翻拌,计时到100天时,按成曲量的7.14%加入洁净、破碎的,继续发酵80天以上,直至成熟,制成酱醪;过滤:将成熟的酱醪压榨过滤,滤液为酱油;灭菌:将酱油加热至80-82℃,保温15分钟;灌装:按不同需求计量灌装。
实施例1
原料处理:将250公斤黃豆置入盛水的容器内浸泡直至膨胀,100公斤小麦炒熟后粉碎;蒸煮:将黃豆置入蒸锅,在常压下蒸煮60分钟;制曲:在250公斤蒸熟的黄豆内加入炒熟粉碎后的小麦粉100公斤,搅拌均勻后,接入3042米曲霉菌种0.5公斤,保温32-35℃,培养22-32小时,在曲发黄时成为成曲;发酵:在350公斤成曲中加入浓度为18%盐水250公斤,然后置入晒缸中,进行发酵,定时翻拌,计时到100天时,加入洁净、破碎的25公斤,继续发酵80天以上,直至成熟,制成酱醪;过滤:将成熟的酱醪压榨过滤,滤液为酱油;灭菌:将酱油加热至80-82℃,保温15分钟;灌装:按不同需求计量灌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鱼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18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洗碗机
- 下一篇:一种升降可控的仿生鱼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