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化脱除原油中悬浮物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2905.7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阮宗琳;杨秀娜;何佳;李经伟;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53/02 | 分类号: | C10G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脱除 原油 悬浮物 装置 方法 | ||
1.连续化脱除原油中悬浮物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两套气浮脱除系统,每套气浮脱除系统包括从下往上依次排列的至少两级气浮脱除段,最下层为一级气浮脱除段,所述气浮脱除段内均填充气浮填料,所述填料为低密度型填料,密度为50kg/m3~900kg/m3,其在气浮脱除段内为非固定状态,一级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50%~95%,最上层的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为10%~50%,上层的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总是小于其下层的气浮脱除段内填料的孔隙率;所述一级气浮脱除段的底部设置有微气泡发生器,所述微气泡发生器是可形成尺寸为50nm~1000μm气泡的设备,微气泡发生器的进口上设置可控制气量的阀门或安装多种不同通气量的阀门,微气泡发生器的入口管路上设置增压溶气装置和补气装置;最上层的气浮脱除段顶部设置气体出口连接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连接增压溶气装置;所述一级气浮脱除段的底部设置进料口,最上层的气浮脱除段顶部设置出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由亲油材料或经改性亲油材料制成,选自聚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丙烯酸类和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或选自材料表面经过亲油处理的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溶气装置为溶气泵、高压射流泵及管道溶气泵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浮脱除段设置2~4级。
5.利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对原油进行连续化脱除悬浮物的方法,将待处理原油注水后由其中一套气浮脱除系统的一级气浮脱除段的底部进料口进入装置,与微气泡发生器产生的气泡混合,其中的悬浮物随气泡上浮,一级气浮脱除段内填料具有较大的孔隙率,将较大块的悬浮物粘附至填料上,待处理原油继续上行依次进入上层的气浮脱除段,填料的孔隙率越来越小,逐级将悬浮物脱除,由最上层的气浮脱除段顶部的出料口收集处理后的原油;所述微气泡发生器采用低气量进气,低气量进气是控制进气量使气浮脱除段内的填料作自旋转运动而不互相碰撞;当此气浮脱除系统内的填料吸附悬浮物饱和时,切换原油由另一套气浮脱除系统进料进行悬浮物脱除,而将此套气浮脱除系统进行填料中的悬浮物脱附过程,将进料切换成携带油,同时微气泡发生器采用高气量进气,高气量进气是控制进气量使气浮脱除段内的填料之间发生互相碰撞,使其吸附的悬浮物脱落,被携带油带走,由出料口收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最上层的气浮脱除段顶部,气浮气体携带少量液体,由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气体返回增压装置进入微气泡发生器循环使用,不足的气体由补气装置补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待处理原油中注水的量为原油质量的3%~2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脱除段内使用的气体选自氮气、空气或惰性气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浮脱除段内使用的气体为氮气。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油选自汽油、煤油、柴油、苯类、酯类、酸类、酮类和醛类有机溶剂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携带油为连续式或间歇式通入。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系统的气体选自氮气、空气或惰性气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入系统的气体为氮气。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气量通气时,通气量与待处理原油的体积比为100:1~6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29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