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压缩比机构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5684.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96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君宇;刘俊杰;段景辉;张树旻;尹吉;杨乐;渠娜;姜志永;韩二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B75/04 | 分类号: | F02B75/04;F02D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变 压缩比 机构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设置于发动机缸体(8)中,并包括滑动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内的缸筒中的活塞(1),转动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上的曲轴(4)与具有偏心轮(704)的偏心轴(7),以及转动套装于所述曲轴(4)上的调节连杆(3),铰接于所述活塞(1)与所述调节连杆(3)的一端之间的执行连杆(2),和铰接于所述偏心轴(7)与所述调节连杆(3)的另一端之间的驱动连杆(5);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还包括:
传动机构,设于所述偏心轴(7)的一端,且所述传动机构被设置为以构成所述偏心轴(7)与外部驱动装置的传动连接,并于所述传动机构上构造有沿所述偏心轴(7)的周向间隔布置的两个限位部;
连接机构,相对于设有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设于所述偏心轴(7)的另一端,且所述连接机构被设置为以构成所述偏心轴(7)与外部传感器的检测端的连接;
限位机构,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中,并位于两所述限位部之间,且所述限位机构被设置为因所述传动机构随所述偏心轴(7)的往复转动,而可构成与两所述限位部的交替抵接;
传感器,装设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上,且所述传感器的检测端与所述连接机构相连;
其中,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具有套装孔(7021)的法兰(702),所述法兰(702)由构造于所述套装孔(7021)内壁与所述偏心轴(7)外壁上的花键结构套装连接于所述偏心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上的电机,以及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和所述传动机构之间的谐波减速器(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法兰(702)上设有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为固定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上的限位销(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构造于所述法兰(702)外周侧的限位凸起,并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与所述限位销(9)抵接的一侧形成有圆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销(9)的至少与所述限位凸起抵接的部位为与所述圆弧面半径相同的圆弧形,且所述限位销(9)的圆弧形部位的圆心与两所述限位凸起上的所述圆弧面的圆心处于同一分布圆(D)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于构造有所述花键结构的所述套装孔(7021)的内壁和所述偏心轴(7)的外壁上对应设置有缺齿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为固连于偏心轴(7)端部的传感器连接销(705),于所述传动机构上套装有构成所述偏心轴(7)于所述发动机缸体(8)上转动设置的滚动轴承(701)。
9.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至少包括确定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中的所述偏心轴(7)的极限相位,且所述偏心轴(7)的极限相位的确定包括如下的步骤:
s1、由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所述偏心轴(7)沿其一方向转动,直至两所述限位部之一与所述限位机构抵接,并由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偏心轴(7)的即时相位,以作为所述偏心轴(7)的最大相位或最小相位;
s2、由所述驱动装置驱使所述偏心轴(7)沿另一方向反向转动,直至两所述限位部另一与所述限位机构抵接,并由所述传感器获取所述偏心轴(7)的即时相位,以作为所述偏心轴(7)的最小相位或最大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压缩比机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方法还包括因所述偏心轴(7)转动而使所述限位机构进入所述最大相位位置或所述最小相位位置的90%区域时,对所述偏心轴(7)进行减速,及至所述限位机构进入所述最大相位位置或最小相位位置;且于所述可变压缩比机构正常运行时,所述限位机构被设置为于90%最大相位位置与90%最小相位位置之间的范围内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568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物面部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晶片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