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归档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26008.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0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俞梦洁;梁晓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83 | 分类号: | G06F16/583;G06F16/51;G06F16/55;G06V10/762;G06V40/16;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0051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归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归档方法及装置,涉及监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多张人脸图像;对多张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生成预归档档案以及每个预归档档案对应的预归档索引信息;其中,任一预归档档案中的任一张人脸图像与其他预归档档案中任一张人脸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预归档索引信息用于表征预归档档案的人脸图像的聚类特征;针对至少一个预归档档案,若确定预归档索引信息与人脸档案库中的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匹配,则将预归档档案中的人脸图像归入第一人脸档案;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是根据第一人脸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的聚类特征确定的。在离线归档时,减少了离线归档时的计算量,利于快速归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归档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监控技术已经在各个行业、各种场所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了许多便利。但同时单一的监控应用模式也存在许多问题,监控网络的图像内容分析还需要依靠人工实时观看、手动调阅。
随着监控网络规模的扩大,视频数据海量增长,图像监看和调阅占用的人力很大,从海量的监控视频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情报越来越困难。
另外,当前对监控视频的应用大多只是对监控场景的再现和回放,难以满足现代治安防控应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归档方法及装置,用于提高监控设备获取的人脸图像的归档信息的准确度,有助于从海量的监控视频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情报,以适应现代安防的需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归档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段内的多张人脸图像,其中,每张人脸图像均经过在线归档,所述在线归档是对监控设备实时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归档;
对所述多张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生成预归档档案以及每个预归档档案对应的预归档索引信息;其中,任一预归档档案中的任一张人脸图像与其他预归档档案中任一张人脸图像之间的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所述预归档索引信息用于表征所述预归档档案的人脸图像的聚类特征;
针对至少一个预归档档案,若确定所述预归档索引信息与人脸档案库中的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匹配,则将所述预归档档案中的人脸图像归入所述第一人脸档案;所述第一人脸档案为人脸图像库中已归档的任一人脸档案;所述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人脸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的聚类特征确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离线归档时根据待归档档案的索引信息以及人脸档案的索引的比对,确定待归档档案是否输入人脸档案,减少了离线归档时的计算量,利于快速归档,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将监控设备获取的人脸图像进行正确归档,有助于从海量的监控视频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者情报,以适应现代安防的需要。
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多张人脸图像进行聚类,生成预归档档案以及每个预归档档案对应的预归档索引信息,包括:
针对任一个预归档档案中的任一人脸图像,确定所述人脸图像中的目标区域图像,并从确定出的目标区域图像中提取视觉特征;
根据从不同人脸图像中提取的视觉特征,确定所述预归档档案的索引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目标区域图像中提取的视觉特征包括:颜色特征、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尺度不变特征转换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确定所述预归档索引信息与人脸档案库中的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匹配,包括:
确定所述预归档索引信息与所述人脸档案库中的第一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的重合率大于等于第二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预归档档案的索引信息与所述人脸档案库中各人脸档案的索引信息都不匹配,则为所述预归档档案建立第二人脸档案,并将所述预归档档案的类中心作为所述第二人脸档案的类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60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