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637.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8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祥;罗安武;郝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科力线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32 | 分类号: | C21D1/32;C21D1/74;C21D6/00;C21D8/06;C21D9/52;C22C38/06;C23C22/50;C23G1/08;C23G3/02;B21C1/02;B21C3/02;B21C3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印机 轴心 线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复印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碳素钢线材,碳素钢线材的碳含量为0.18wt%~0.23wt%,磷含量≤0.030wt%,硫含量≤0.030wt%,铝含量≥0.020wt%;将碳素钢线材进行第一拉拔处理,获得第一拉拔产物;将第一拉拔产物进行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球化退火产物;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第一拉拔产物升温到730~760℃,保温2~4小时;以5~2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680~690℃,保温4~6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将第二产物进行第二拉拔处理,即得;其中,第二拉拔处理采用拉丝模,拉丝模的定径带的长度为碳素钢线材直径的0.4~0.6倍,工作锥角为12~14°,拉丝模的定径带部分呈直筒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印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说到复印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38年,美国利用静电复印技术印出世界第一份复印文件,“复印”技术开始为人类服务。自从1959年静电复印机在美国问世,引起了全世界各国信息技术界的关注和兴趣。我国复印技术应用出现比较晚,一直到1964年才开始使用静电复印机,复印机机械分别经历了基础建设阶段(1964-1983年),发展时期(1984-2000年),数字时代(2001-2009年),也就是从黑白到彩色,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从模拟技术向数字化,网络化的道路发展,今后将继续沿着信息化,智能化,人性化的目标前进。
复印机轴心作为复印机的重要精密零部件,对复印机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起着较为关键的作用。复印机轴心在加工成型过程中,需要采用冷镦成型,会产生较大的变形量,所以要求用于制备复印机轴心的线材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能力,确保在冷镦成型过程中不会因变形量大产生开裂等不良的现象。同时,为了保证复印机的稳定的精密工作,复印机轴心必须保证有好的同心度,以及直线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机器在运行的过程中没有噪音且平稳的工作,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数字复印机办公设备和办公耗材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全球60%以上的复印设备都在中国生产和制造。但是,目前国内制备的复印机轴心存在多种问题,例如,成型率低,轴心同心度和直线度无法保证。因而,复印机轴心的制备技术仍然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同心度和直线度的复印机轴心。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复印机轴心线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碳素钢线材,所述碳素钢线材的碳含量为0.18wt%~0.23wt%,磷含量≤0.030wt%,硫含量≤0.030wt%,铝含量为0.030wt%~0.060wt%;
将所述碳素钢线材进行第一拉拔处理,获得第一拉拔产物;
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进行球化退火处理,获得球化退火产物;所述球化退火处理包括:在保护气氛下,将所述第一拉拔产物升温到730~760℃,保温2~4小时;以10~20℃/小时的速度冷却至680~690℃,保温4~6小时;之后,自然冷却至常温;
将所述球化退火产物进行第二拉拔处理,即得;
其中,所述第二拉拔处理采用拉丝模进行拉拔处理,所述拉丝模的定径带的长度为所述碳素钢线材直径的0.4~0.6倍,工作锥角为12~14°,所述拉丝模的定径带部分呈直筒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一方面,本发明选择具有特定化学成分组成的碳素钢线材作为原材料,并通过对球化退火处理作进一步的工艺优化,确保热处理后得到良好的球化组织,进一步提高线材的塑性变形能力,提高其成型率,同时为后续产品热处理提供良好的组织,使最终产品的性能稳定;另一方面,第二拉拔处理采用的拉丝模的定径带长度和工作锥角优化,且该拉丝模的定径带部分相互平行且呈直筒状,可保证复印机轴心具有良好的直线度和同心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科力线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科力线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