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机舱结构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5868.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69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一;邵贝;韩二红;黄创举;段蕊;安静;张红霞;任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2 | 分类号: | B62D2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舱 结构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机舱结构和车辆,其中前机舱结构包括:斜拉梁、轮罩加强板、上横梁和纵梁。所述斜拉梁上设置有前机舱罩锁;所述轮罩加强板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后侧且与所述斜拉梁的后端连接固定;所述上横梁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内侧且与所述斜拉梁连接固定;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斜拉梁连接固定。该前机舱罩锁由于与前机舱内的其他结构在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形成连接结构,以有效提升了前机舱罩锁的设置强度及设置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前机舱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前机舱罩锁由于直接安装于冷却模块前部或后部,并不与周边件进行连接以形成稳定的框架,导致前机舱罩锁需独自承受来自多方向的作用力,进而导致前机舱罩锁的设置强度不足,设置稳定性较差,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前机舱结构,该前机舱结构内的前机舱罩锁的设置强度更大,设置稳定性更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机舱结构,包括:斜拉梁,所述斜拉梁上设置有前机舱罩锁;轮罩加强板,所述轮罩加强板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后侧且与所述斜拉梁的后端连接固定;上横梁,所述上横梁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内侧且与所述斜拉梁连接固定;纵梁,所述纵梁设置在所述斜拉梁的下方且与所述斜拉梁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斜拉梁与所述纵梁之间连接有纵梁内立柱和纵梁外立柱,所述纵梁内立柱位于所述纵梁外立柱的内侧,所述斜拉梁具有安装孔,所述前机舱罩锁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处且位于所述纵梁内立柱与所述纵梁外立柱之间。
进一步,所述前机舱罩锁的靠近所述纵梁内立柱的一侧壁上设置有限位爪,所述纵梁内立柱具有限位孔,所述限位爪限位配合在所述限位孔内。
进一步,所述限位孔包括:导向段和限位段,所述导向段与所述限位段连通,其中,所述导向段竖直设置,所述限位段水平设置。
进一步,所述前机舱罩锁具有前固定翻边和后固定翻边,所述前固定翻边与所述安装孔前端的前固定壁固定,所述后固定翻边与所述安装孔后端的后固定壁固定。
进一步,所述前固定壁的设置高度低于所述后固定壁的设置高度。
进一步,所述前固定翻边具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后固定翻边具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分别位于所述前机舱罩锁的纵向中位线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后固定翻边具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适于与所述后固定壁上的限位通孔限位配合。
进一步,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位于所述纵向中位线的同侧。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前机舱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前机舱结构,该前机舱罩锁由于与前机舱内的其他结构在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三个不同的方向上形成连接结构,以有效提升了前机舱罩锁的设置强度及设置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前机舱结构,该车辆的前机舱罩锁的设置强度更大,设置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前机舱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图2沿A-A的剖面图;
图4是为图2沿B-B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58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化学机械抛光液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自动驾驶的车道保持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