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矿热炉用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7923.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培峰;刘祯;张赤;何树宁;张永斌;王平;马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5/52;C04B35/622;C04B35/626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周晓梅 |
地址: | 753003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热炉用 保温 微孔 电炉 制备 方法 | ||
一种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包括原料准备、配料、干混、湿混、成型、焙烧步骤,其中,干混的操作是先将冶金焦加入混捏锅里,再将煅烧无烟煤、碳化硅、硅粉加入至混捏锅中,启动搅拌,以将干粉料搅拌至混合均匀;湿混的操作是将粘结剂、单甘脂加入至混捏锅的干粉料内,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糊料,成型是将糊料出锅后晾凉,再将晾凉后的糊料注入至成型模具内,使用液压机对糊料进行挤压,形成生坯炭块,再将生坯炭块置于0‑40℃的水中冷却3小时以上定型;焙烧,形成微孔炭块;本发明在原料加入了冶金焦,且加入方式是与原料预先混合在成型,这种方式保证了冶金焦能够均匀分布于炭块内部,从而降低炭块的导热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炭块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热炉用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矿热炉用电炉炭块,气孔率较高,平均孔径超过2μm,抗冲刷、抗铁水渗透能力要弱于微孔炭块。已有的研究表明,铁水的渗透性是随着气孔的孔径大而变大,1μm以下的微孔铁水不渗透。
矿热炉为了满足炉体保温的需要,所用炭块导热率要求一般不超过(室温)大于5.0W/(m.K),但是目前市场上平均孔径小于1μm的微孔炭块主要用于有水冷壁的高炉,导热系数(室温)大于9.0W/(m.K),这样的炭块用于需要保温的矿热炉时,第一会造成炉体温度散失快,不节能;第二因为炭块的导热性好,炉膛热量的下传会使炭块下高铝砖温度升高,超过砖的荷重软化点,造成炉体变形、渗铁、漏炉穿底事故。所以已有的高导热率的微孔炭块不能直接用于矿热炉。
发明内容
有必要提出一种矿热炉用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
一种矿热炉用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准备:将无烟煤采用低温煅烧,得到低温煅烧无烟煤;
配料:将低温煅烧无烟煤、碳化硅、硅粉、冶金焦、粘结剂、单甘脂按照比例准备;
干混:将冶金焦、煅烧无烟煤、碳化硅、硅粉加入至混捏锅中,启动搅拌,以将干粉料搅拌至混合均匀;
湿混:将粘结剂、单甘脂加入至混捏锅的干粉料内,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形成糊料;
成型:将糊料出锅后,晾料至110-120℃,再将晾凉后的糊料注入至成型模具内,使用液压机对糊料进行挤压,形成生坯炭块,再将生坯炭块置于0-40℃的水中冷却3小时以上定型;
焙烧,形成微孔炭块。
本发明在原料加入了导热率较低的冶金焦及低温煅烧无烟煤,且加入方式是与原料预先混合在成型,这种方式保证了冶金焦能够均匀分布于炭块内部,从而降低炭块的导热性。
这与高炉用的炭砖是不一样的,例如申请号为201210489801x的专利中的炭砖是适用于高炉冶炼的,高炉冶炼要求微孔、高导热率炭砖,这是由高炉的结构而决定的,高炉的炉壁包括内侧炭砖层和外侧的水冷夹套层,冶炼时,高温铁水的温度被高导热率的炭砖层传递至水冷夹套层,被水冷夹套层迅速激冷,形成一层金属液壳体,包围在炉体内部上,从而形成对隔热保护蹭,所以高炉的炭砖中原料使用了导热率较高的高温处理的无烟煤,这与本发明是不一样的,本发明是适用于矿热炉的炭砖,由于矿热炉的外侧并未设置冷却夹套,其保温是依靠炉体的保温炭砖来实现的,所以炭砖需要自身导热率低、保温性好、隔热性能好,且为了拉长炭砖寿命,避免铁水对炭砖的冲刷、腐蚀,将炭砖的孔径做到很小,形成微孔炭砖。
而且,高炉用的炭砖的原料中使用了高温煅烧无烟煤,高温煅烧后的无烟煤内部组织结构被石墨化,其导热率较高,而低温煅烧的无烟煤中的炭由于煅烧温度较低,并非被石墨化,低温煅烧是为了将煤中的灰分挥发,而其中的组织形式并未被石墨化,所以其导热率较低,自身保温性能很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矿热炉用保温型微孔电炉炭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宁夏宁平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79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