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2523.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82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兵;宋华杰;易先文;梁庆生;谢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李艳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耳 外极 锂离子电池 焊接 负极极耳 金属镍层 钢壳 内极 金属铜层 电池部件 电池内阻 交错层叠 铜镍 虚焊 合格率 复合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部分与极片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互焊接的内极耳和外极耳,所述外极耳用于与锂离子电池的钢壳相互焊接;
其中,所述内极耳和外极耳均包括由金属镍层和金属铜层交错层叠设置的多个极耳层,所述内极耳和外极耳中的一个的极耳层层数为偶数、另一个的极耳层层数为奇数,偶数极耳层在内外极耳连接处的一侧为金属铜层,奇数极耳层位于两侧最外面的极耳层均为金属镍层,所述外极耳与所述钢壳焊接的一侧为金属镍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数极耳层包括焊接于所述钢壳的第一金属镍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镍层上的第一金属铜层,所述奇数极耳层包括第二金属铜层和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金属铜层两侧的第二金属镍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铜层与所述第一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12.5~32.5):(67.5~87.5),所述第二金属铜层与所述第二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30~34.6):(30~36.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铜层与所述第一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24.5~25.5):(74.5~75.5),所述第二金属铜层与所述第二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32~33.5):(32.5~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偶数极耳层包括四层极耳层,所述奇数极耳层包括三层极耳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极耳包括两层极耳层,所述内极耳包括三层极耳层;或者,所述外极耳包括三层极耳层,所述内极耳包括两层极耳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极耳层中的金属铜层与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12.5~32.5):(67.5~87.5),所述三层极耳层中的金属铜层与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30~34.6):(30~36.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极耳层中的金属铜层与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24.5~25.5):(74.5~75.5),所述三层极耳层中的金属铜层与金属镍层的厚度比为(32~33.5):(32.5~34)。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极耳外露于所述极片的长度大于所述内极耳外露于所述极片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极耳外露于所述极片的长度小于所述钢壳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比克动力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25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