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3938.X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8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飞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0;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黄冠华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转向 打磨 工装 设备 操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包括加工平台、打磨输送装置、移动底板、支撑腿以及操作平台,加工平台分为中部的移动腔和两侧的设备腔,移动腔内安装有一号梯形伸缩件、二号梯形件以及连接件,一号梯形伸缩件是由一号横杆、竖杆套筒、伸缩杆和连接杆构成,二号梯形件是由二号横杆和竖杆构成,设备腔内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轴连接伸缩轴,伸缩轴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移动底板通过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的气缸和与气缸相连接的气缸伸缩轴在移动腔的内壁上垂直移动,移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架体,架体分为支撑架和抵接平板,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底板,另一端安装在抵接平板的两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转向节(Steering Knuckle)又称羊角,是汽车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汽车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汽车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汽车转向,在汽车行驶状态下,它承受着多变的冲击载荷,因此,要求其具有很高的强度。
传统的转向节打磨工装存在放料十分的繁琐,比较费时费力,装夹时间长,效率很低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及操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包括加工平台、打磨输送装置、移动底板、支撑腿以及操作平台,打磨输送装置位于加工平台的上方,移动底板位于加工平台的底部并与加工平台构成一个整体,支撑腿设置在加工平台的底部两端,其中部设有操作平台;
加工平台分为中部的移动腔和两侧的设备腔,移动腔内安装有一号梯形伸缩件、二号梯形件以及连接件,一号梯形伸缩件是由一号横杆、竖杆套筒、伸缩杆和连接杆构成,二号梯形件是由二号横杆和竖杆构成,设备腔内安装有驱动气缸,驱动气缸轴连接伸缩轴,伸缩轴远离驱动气缸的一端与连接件相连;
移动底板通过安装在操作平台上的气缸和与气缸相连接的气缸伸缩轴在移动腔的内壁上垂直移动,移动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架体,架体分为支撑架和抵接平板,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移动底板,另一端安装在抵接平板的两端。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打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和输送棍轴,输送带的外部铺设有打磨砂纸。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号梯形伸缩件和二号梯形件均为四个,连接件为2个,两个一号梯形伸缩件和一个连接件之间形成一个打磨腔,移动腔内设有两个打磨腔。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件面向二号梯形件的一端安装有缓冲挡块,二号梯形件的上部平面上设有螺孔,导轨上分布有条形螺栓调节槽道,螺栓依次穿过螺孔和条形螺栓调节槽道将二号梯形件固定安装在导轨上。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加工平台的两侧边设有导轨,导轨分为内部的侧限位导轨、中部的正限位导轨以及外部的滑轨。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竖杆套筒、连接杆以及竖杆上均设有侧边条形滑块和正面条形滑块,侧边条形滑块和正面条形滑块分别与侧限位导轨以及正限位导轨相适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腔的长度大于等于三个打磨腔的长度之和。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号梯形伸缩件的一号横杆上设有延伸板,延伸板的宽度与一号横杆的宽度一致。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件的两端设有外螺纹,连接杆上设有分布内螺纹的螺栓孔,连接件通过连接杆螺纹安装在一号梯形伸缩件上;且竖杆套筒和伸缩杆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底盘件的转向节打磨工装设备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操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飞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飞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9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