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追管方法、追管装置以及钢管防腐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5490.5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26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慧;郭莉;巩忠旺;杨鹏飞;陈红昌;臧永杰;杨方;梅京卫;魏旭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3/02 | 分类号: | B05C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赵宝琴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管 钢管 管装置 生产工艺 防腐 防腐生产线 传输机构 检测段 激光感应器 全自动化 首尾相接 传送线 同步的 监控 观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追管方法、追管装置以及钢管防腐生产工艺,一种追管方法,通过对前一根硬管和后一根硬管到达检测段的时间进行监控并计算,进而调节后一根硬管进入检测段时加速的时间,以实现后一根硬管与前一根硬管首尾相接且同步的效果。所述追管装置包括:第一传输机构、第二传输机构、激光感应器和PLC控制器。所述一种钢管防腐生产工艺,在钢管防腐生产线中采用上述一种追管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追管方法、追管装置以及在钢管防腐生产线中的运用,无需人工观察并手工操作,在整个传送线上实现全自动化追管,提高了追管效率,且追管精确,避免了追管不及时或追管过快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管自动化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追管方法、追管装置以及在钢管防腐生产线中的运用。
背景技术
在硬管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动化生产以及提高硬管的运输效率,一般采用在整个生产线上布置各种传输设备对大量的硬管连续不间歇地运输,为了达到生产线上各环节的工艺要求,传输设备在控制前一根硬管与后一根硬管的传送方式及速度尤为重要。
比如,在钢管防腐生产中,需利用涂覆传动线将前根钢管的尾端和后根钢管的首端相连不间断的运送到涂覆设备进行涂覆作业。即通过调整传动线速度,使后一根钢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追上前一根钢管(追管),从而使两根钢管首尾相连,在涂覆段保持同步前进,进行涂覆作业。
现有技术中,主要采用人工观测并纯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追管,误差较大,经常会发生不及时或追管过快的现象,比如,在钢管防腐生产中,如果追管不及时就会影响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出现停机;如果一旦出现追管过快的现象,由于受钢管惯性的作用而发生撞击,影响前一根钢管聚乙烯、胶黏剂搭接的情况,进而影响钢管防腐层质量,甚至造成钢管防腐层报废;也有可能由于撞击严重造成钢管坡口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追管方法、追管装置以及在钢管防腐生产线中的运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采用人工观测并纯手工操作的方式进行追管,误差较大,经常会发生不及时或追管过快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追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01,当传送线上的前一根硬管匀速通过距离固定的起始位置S1和终止位置S2时,分别采集前一根硬管上的同一位置经过起始位置S1和终止位置 S2的时间,得出前一根硬管匀速的速度;
STEP102,当传送线上的后一根硬管到达起始位置S1时,采集前一根硬管的尾端离开起始位置S1至后一根硬管到达起始位置S1的时间;
STEP103,当传送线上的后一根硬管到达起始位置S1时,对后一根硬管瞬间进行加速后,使后一根硬管匀速通过起始位置S1和终止位置S2并采集后一根硬管通过起始位置S1和终止位置S2的时间t3,后一根硬管的速度大于前一根硬管的速度;
STEP104,采集后一根硬管的前端通过起始位置S1和终止位置S2的时间 t4,得出后一根硬管加速后的速度;
STEP105,计算后一根硬管前端到达终止位置S2时与前一硬管后端的距离;
STEP106,根据速度差和距离计算出后一根硬管在终止位置S2出发后的追管的时间,到达该时间后调节后一根硬管的速度与前一硬管的速度相同,追管完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STEP 101中:利用设置在所述传送线的恒速段匀速传送前一根硬管。
进一步地,在所述STEP 103中:利用设置在传送线上的加速段对后一根硬管进行加速。
进一步地,追管前,所述恒速段与所述加速段的初始速度相同;追管中,所述恒速段的速度不变,所述加速段的速度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巨龙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54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胶机传送带的压紧辊
- 下一篇:在工件上进行派瑞林镀膜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