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底壳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7793.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巨杨妮;姚学庆;张辉鲁;付兆利;程森杰;谭磊;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B29C69/02;B29C44/12;B29C44/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底壳 油底壳本体 第二片材 模压片材 发泡成型 模压成型 制造 柴油机技术领域 孔洞 发泡处理 模压形成 振动噪声 曲轴 成品油 底壳 发泡 放入 减小 模具 吸附 零部件 泄露 噪音 保证 | ||
1.一种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油底壳层(31)和经发泡处理后获得的第二油底壳层(32),所述第一油底壳层(31)位于所述第二油底壳层(32)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底壳层(31)和所述第二油底壳层(32)均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层。
3.一种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以制造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底壳,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
第一片材和第二片材上下模压形成模压片材(1);
模压片材(1)放入模具中进行模压成型获得油底壳坯(2);
对油底壳坯(2)外层的第二片材进行发泡成型,使该油底壳坯形成油底壳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所述第二片材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和发泡剂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油底壳本体冷却、修整并冲孔获得油底壳(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发泡过程中,模具上模(4)水冷冷却第一片材,下模(5)加热所述第二片材进行发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厚度小于所述第二片材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片材厚度为0.5mm-2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片材厚度为1mm-3mm。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底壳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成型为微波发泡或红外发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7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槽的对准销钉和发动机组件
- 下一篇:发动机预润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