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8292.4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高永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07 | 分类号: | G01M17/007;G05D23/3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黄杭飞 |
地址: | 21551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介质 热交换器 汽车动力总成试验 被测件 联动控制 结冰 | ||
1.一种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包括:
改变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热交换器的流量大小,从而对T1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通过热交换器来改变被测件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从而对第二冷却介质在T3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变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热交换器的流量大小的方法包括:
第一冷却介质分别进入第一循环以及第二循环;
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第一循环以及第二循环的流量大小通过改变二通调节阀的开度改变。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第一循环以及第二循环的流量大小通过改变二通调节阀的开度改变的方法通过PLC控制器执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循环泵、单向阀以及热交换器;
所述第二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冷却介质进水、热交换器、第一循环泵、二通调节阀以及第一冷却介质出水;
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改变二通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进入第一循环的第一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从而对T1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热交换器来改变被测件的冷却介质的温度的方法包括;
第二冷却介质分别进入第三循环以及第四循环;
所述第二冷却介质进入第三循环以及第四循环的比例通过改变三通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从而改变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介质进入第三循环以及第四循环的比例通过改变三通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的方法通过PLC控制器执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冷却介质进水、第二循环泵、三通调节阀、加热器以及第二冷却介质出水;
所述第四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二冷却介质进水、第二循环泵、三通调节阀以及热交换器以及第二冷却介质出水;
所述PLC控制器通过改变三通调节阀的开度来改变进入第三循环以及第四循环的比例,从而对第二冷却介质在T3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T1处的温度与T3处的温度满足以下约束条件;
参数定义如下:
T1_target,T1处的温度;
T3_target,T3处的温度;
A,T3_target与T1_target的预设温差;
B,第二冷却介质的冰点温度;
约束条件如下:
T1_target=T3_target-A;
T1_target≥B+5℃;
T1_target≤0℃。
9.一种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交换器、二通比例调节阀、第一冷却介质、第二冷却介质;
所述二通比例调节阀适于改变第一冷却介质进入热交换器的流量大小,从而对T1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所述热交换器适于改变被测件的第二冷却介质的温度,从而对第二冷却介质在T3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动力总成试验用冷却介质温度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循环以及第二循环;
所述第一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循环泵、单向阀以及热交换器;
所述第二循环按照循环方向依次包括第一冷却介质进水、热交换器、第一循环泵、二通调节阀以及第一冷却介质出水;
所述二通调节阀适于通过PLC控制器控制开度,从而改变进入第一循环的第一冷却介质的流量大小,从而对T1处的温度进行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29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