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8339.7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4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纪常伟;杨金鑫;汪硕峰;马泽东;徐溥言;苏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53/02 | 分类号: | F02B53/02;F02B53/10;F02B5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直喷 转子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以火花塞式缸压传感器与CO浓度传感器的信号为依据,调节氢气的喷射时刻与喷射量,利用氢气缸内直喷技术改善汽油转子机的燃烧过程,提升转子机的性能,降低发动机排放物中的CH与CO排放。同时,根据发动机的工况调节汽油的喷射量,使得汽油与氢气的混合气在能够充分燃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缸内直喷氢气改善转子机的燃烧效果,提升转子机性能的同时降低排气中有害物的排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转子发动机燃料供给及燃烧优化,属于内燃机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重视,各国对污染的监控也越来越严格。汽车尾气排放在这种环境下也被推到了前台,各国都相继推出了相关法规来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因此,降低发动机油耗和排放已经成为了当前内燃机领域的主流研究方向。
与往复式活塞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功重比大等优点,世界各国已将转子机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军用特种车辆、海军陆战队登陆艇、小型船舶和轻便式发电机等领域。然而,转子机也存在着燃油经济性差和排放高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转子机狭长的燃烧室结构不利于燃料的快速、完全燃烧,较高的面容比增加了壁面淬息的问题,以及线密封形式导致较高的漏气率等。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转子发动机也面临着节能减排的问题。
掺氢可以有效改善汽油转子机的燃烧性能,但进气道喷氢会降低汽油/空气混合气的质量分数,导致充气效率降低。通过缸内直喷氢气的方法来解决进气道掺氢的缺点,进而提升转子机的燃烧效率。由于转子机独特的燃烧室结构,在压缩过程中燃烧室内会出现一个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的主流流场,在该流场的影响下,与转子旋转方向相同的火焰传播会被促进,反之则被抑制,进而导致在燃烧室尾端存在一定量未燃混合气,造成了环境污染。利用氢气直喷可以引燃未燃混合气,提高转子机的燃烧特性与排放特性。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转子内燃机的排放特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及其控制方法,通过氢气缸内直喷引燃未燃混合气,改善转子机的燃烧与排放特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结束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包括:氢气储存罐(1)、氢气从储存罐(1)中出来后依次经过位于氢气管路上的减压阀(2)、氢气流量调节计(5),阻燃阀(6)后,经位于气缸壁面上的氢气喷嘴(7)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汽油从汽油储存罐(14)中抽出,经油泵(13)、汽油流量计(12)及阻燃阀(10)之后,经安装在进气道上的汽油喷嘴(9)喷入进气道内,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进气道上还安装有空气流量计(11),排气管上安装有CO浓度传感器(15),ECU(8)接收来自CO浓度传感器(15)、火花塞式缸压传感器(4)传递的信号,并调节各个流量计的大小,向与火花塞式缸压传感器(4)串联的电荷放大器(3)中发送信号,控制发动机的点火。
一种氢气缸内直喷转子机控制方法如下:
当转子发动机工作后,ECU(8)接收来自曲轴传来的转速信号,当发动机转数低于怠速转速时,关闭减压阀(2),使得喷入气缸内的氢气质量为0,此时,油泵(13)将汽油储存罐(14)中的汽油抽出,经过汽油流量计(12)与阻燃阀(10)之后,从汽油喷嘴(9)喷入进气道内,与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汽油流量计(12)控制输送管路中汽油的流量,火花塞式缸压传感器(4)接收到信号,进行点火,同时,ECU(8)接收来自空气流量计(11)传递来的空气流量信号,调节汽油流量计(12),调节汽油的供给量使混合气按浓燃条件进行燃烧,实现发动机的启动,此时CO浓度传感器(15)不工作,处于关闭状态,燃烧产生的废气直接排入大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3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轴转盘涡缸发动机
- 下一篇:旋转活塞式发动机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