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9672.X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6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刚;王培传;王百泉;高攀;尚伟;李荆;谢韬;邹翀;陈艺升;王百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赛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7 | 代理人: | 刘艳霞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拼装 衬砌 边墙搭接纵槽缝 浇筑 装置 | ||
1.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其特征在于,该纵槽缝浇筑端模(1)包括一接触板(1g),所述接触板(1g)用于覆盖于侧边墙模板(6)端部的上部,所述接触板(1g)的上端向隧道侧壁方向伸出有凸起部,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的凸起部、接触板(1g)伸出在侧边墙模板(6)上方的部分、侧边墙模板(6)及隧道侧壁面间形成浇筑侧边墙二衬(7)的封闭腔体;所述凸起部的形状满足以下条件:在浇筑形成侧边墙二衬(7)并拆除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后,所述凸起部所在的位置,在所述侧边墙二衬(7)的顶部壁面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与拱部预制管片(8)的端部相配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包括与接触板(1g)的端部相垂直连接的垂直板(1h),所述垂直板(1h)的走向与接触板(1g)的端部的边沿相一致;所述垂直板(1h)的末端连接有与其相垂直的槽模板(1a),且所述槽模板(1a)位于接触板(1g)的相对侧;所述槽模板(1a)的形状为一体连接的两部分,远离垂直板(1h)的部分位于靠近垂直板(1h)的部分的上部;当所述接触板(1g)覆盖于侧边墙模板(6)端部的上部时,所述垂直板(1h)和槽模板(1a)位于靠近所述隧道侧壁侧,且所述槽模板(1a)端部紧密贴于隧道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触板(1g)的与垂直板(1h)所在端相对的一端竖直连接有导向撑板(1c),所述导向撑板(1c)与垂直板(1h)位于接触板(1g)的两相对壁面;所述导向撑板(1c)的外壁面上间隔设置有两个端模限位板(1d)。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为一节或多节,当为多节时,各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在长度方向上顺次连接,连接后的宽度与侧边墙模板(6)的宽度相一致。
5.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纵槽缝浇筑端模(1),还包括用于控制纵槽缝浇筑端模(1)安装及脱模的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两个端模撑导座(2),各所述端模撑导座(2)的形状为倒“L”形,其短臂端通过脱模油缸(3)与接触板(1g)的上壁面相连接,所述脱模油缸(3)与接触板(1g)的壁面垂直设置;其长臂位于接触板(1g)的与凸起部相对的一端,且位于两个端模限位板(1d)间,与导向撑板(1c)的外壁面紧密贴合,其端部用于与侧边墙模板(6)的外壁面铰接;所述脱模油缸(3)和端模撑导座(2)相配合,带动纵槽缝浇筑端模(1)上下移动;其中,各所述接触板(1g)上至少设置有一个端模撑导座(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模撑导座(2)的长臂的宽度与两个端模限位板(1d)间的距离相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还包括翻转油缸(4),所述翻转油缸(4)的一端与端模撑导座(2)的长臂铰接,带动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向靠近或者远离隧道侧壁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油缸(4)的另一端与水平设置的翻转油缸支座(5)铰接,在工作时,所述翻转油缸支座(5)安装于模板台车上。
9.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拼装式衬砌边墙搭接纵槽缝浇筑端模在隧道拱顶管片拼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该纵槽缝浇筑端模(1)与侧边墙模板(6)配合使用,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用于覆盖于侧边墙模板(6)端部的上部,且与其上壁面紧密贴合,浇筑后,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1)紧密贴于浇筑形成侧边墙二衬(7)的顶部壁面;侧边墙二衬(7)凝固后,拆除所述纵槽缝浇筑端模和侧边墙模板(6),在侧边墙二衬(7)的顶部壁面上形成安装槽,用于与拱部预制管片(8)的端部相配装,配装后,侧边墙二衬(7)与拱部预制管片(8)共同形成了隧道二次衬砌;
所述侧边墙模板(6)为一弧形板,与隧道侧壁的弧度相一致,其高度低于隧道的高度,用于放置于隧道内的两侧,其凸起侧朝向对应侧的侧壁;位于两侧对应位置的两个侧边墙模板(6)的端部间的隧道拱顶处为拱部预制管片(8)安装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6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