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3339.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7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潘周宇;朱耀明;杜前明;张占业;王军成;周斌;李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林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好氧池 缺氧池 生物接触氧化池 曝气支管 本实用新型 曝气总管 填料支架 沉淀池 排放池 微生物 污水净化效果 污水 好氧环境 生长环境 依次相连 供氧量 进水管 有机物 连通 缺氧 净化 排放 延伸 | ||
1.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通的缺氧池(11)、第一好氧池(12)、第二好氧池(13)、沉淀池(14)和排放池(15),延伸入缺氧池(11)内的进水管(31),曝气总管(2),与曝气总管(2)连通的第一曝气支管(21)、第二曝气支管(22)和第三曝气支管(23);
所述缺氧池(11)、第一好氧池(12)、第二好氧池(13)底部均安装有曝气管(28),所述曝气管(28)上安装有若干个曝气头(281),所述第一曝气支管(21)与缺氧池(11)内的曝气管(28)连通,所述第二曝气支管(22)与第一好氧池(12)内的曝气管(28)连通,所述第三曝气支管(23)与第二好氧池(13)内的曝气管(28)连通;所述缺氧池(11)、第一好氧池(12)、第二好氧池(13)内均安装有填料支架(6),所述填料支架(6)上安装有填料,所述填料上附着有微生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4)内设有布水筒(5)以及位于布水筒(5)下方的呈倒锥形的沉淀空腔(51),所述布水筒(5)上设有进水口(50),所述第二好氧池(13)与进水口(5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4)内壁上环布设有过水挡板(141),所述过水挡板(141)呈锯齿状,所述沉淀池(14)中的水漫过过水挡板(141)流入排放池(15)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池(15)包括相连通的第一排放池(151)和第二排放池(152),还包括与曝气总管(2)连通的第四曝气支管(25)、第五曝气支管(26)和第六曝气支管(27),所述第四曝气支管(25)延伸入沉淀池(14)中,所述第五曝气支管(26)延伸入第一排放池(151)中,所述第六曝气支管(27)延伸入第二排放池(15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伸入第一排放池(151)中的第一水管(71)、延伸入第二排放池(152)中的第二水管(7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池(15)连接有出水管(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支架(6)包括上填料支架(61)和下填料支架(6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11)、第一好氧池(12)、第二好氧池(13)、沉淀池(14)和排放池(15)均配备有人工梯(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林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林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333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态型化粪池
- 下一篇:一种抗风浪浮筒式生物浮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