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5784.0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6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汉武;吴定鸿;吕景祥;朱卫东;陈绪彬;夏启才;王少华;查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惠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3 | 代理人: | 童思明 |
地址: | 435405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头 氨喷头 滚筒 混料 管式反应器 氨分布器 滚筒前部 造粒装置 管束 氨进口 混酸器 酸进口 氨管 浆法 前部 伸入 复合肥生产设备 本实用新型 出料结构 磷铵料浆 洗液进口 向下设置 蒸汽进口 结块性 进料口 能力强 进口 | ||
1.一种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包括前后向设置的滚筒(1)、滚筒(1)前端的进料口(6)和滚筒后端的出料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由前伸入滚筒(1)前部的混酸器(4)与管式反应器(3)和由后伸入滚筒(1)前部的氨管管束(5);所述氨管管束(5)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氨喷头(12)和氨分布器(13),所述氨分布器(13)上设有第二氨进口(16)和蒸汽进口(17),所述氨喷头(12)向下设置;所述管式反应器(3)的前部设有第一氨进口(7)、磷铵料浆进口(8)和第一酸进口(9),其后部伸入滚筒(1)前部且其后端设有混料喷头,所述混料喷头位于氨喷头(12)上方;所述混酸器(4)的前部设有洗液进口(10)和第二酸进口(11),其后部伸入滚筒(1)前部且其后端向下设有酸喷头,所述酸喷头位于混料喷头的相邻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酸器(4)、管式反应器(3)和氨管管束(5)由上至下并排设置,所述氨管管束(5)沿滚筒(1)的轴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反应器(3)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第一氨进口(7)、磷铵料浆进口(8)和第一酸进口(9),所述混酸器(4)上由前至后依次设有洗液进口(10)和第二酸进口(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滚筒(1)轴向设有氨轴管(18),所述氨管管束(5)设于氨轴管(18)内,所述氨轴管(18)沿前后向贯穿滚筒(1),所述滚筒(1)的前、后方均设有用于支撑氨轴管(18)的支架(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由前至后斜向下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结构(2)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4),其顶部设有尾气出口(1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管管束(5)由3-6根氨管合抱而成,每根氨管前端设有1个氨喷头(12),多个氨喷头(12)由前至后并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管管束(5)由5根氨管合抱而成,每根氨管前端向下设有1个氨喷头(12),相邻氨喷头(12)之间的距离为36-44c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喷头位于最后两个氨喷头(12)之间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半浆法的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的直径为220cm-260cm,所述滚筒(1)的长度为900cm-1000cm,所述氨喷头(12)与滚筒(1)底部内壁的距离为24-28cm,最前端的氨喷头(12)与滚筒(1)前端的距离为60-7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祥云(集团)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57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湿法制粒机的喷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粒机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