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22904.8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73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越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3/00 | 分类号: | B60R3/00;B60R19/48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刘锦霞 |
地址: | 330052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推杆 保险杠 推杆槽 承载杆 底杆 前保险杠 踏板结构 灵敏性 弹簧 挤压 本实用新型 传动装置 横向连接 缓冲装置 中空结构 左右两侧 传动杆 前端套 受力点 撞击点 撞击力 贯穿 车身 驾驶 汽车 安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开有第一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后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前端套接有推杆,且推杆贯穿第一推杆槽,所述推杆在底杆内的一端与底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且推杆贯穿第二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汽车前端在撞击时,撞击点对一个推杆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推杆通过传动装置使相邻的推杆上前也接受撞击力,这样就使受力点增多,并且还有很多弹簧的缓冲装置很好的保护了车身,更好的保护了驾驶人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为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虽然给人们带来很大的便捷,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危险;现在的汽车前后都会安装保险杠,主要是为了保护车辆在撞击的时候保护车架从而保护驾驶人,尤其是前端保险杠,比后端保险杠重要的多;现有的保险杠一般都是按照车头的形状来制造,所以一般都是圆弧状的保险杠,这样在撞击时的受力点只会变为一个端点,受力增大,对车身造成的损坏会更大,容易对驾驶人造成危害,所以需要一种装置能使圆弧状内的保险杠受力均匀,且又不影响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灵敏性的前保险杠踏板结构,包括保险杠,所述保险杠为中空结构,所述保险杠内左右两侧中间横向连接有第一承载杆,所述第一承载杆开有第一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后端连接有底杆,所述底杆前端套接有推杆,且推杆贯穿第一推杆槽,所述推杆在底杆内的一端与底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保险杠前端开有第二推杆槽,且推杆贯穿第二推杆槽,所述保险杠内前端和第一传动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承载杆,所述第二承载杆中间横向开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上下两侧均开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之间套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套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两端均套接有第二传动杆,两个所述第二传动杆在第一传动杆内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内端均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杆后侧中间开有弹簧槽,所述限位杆后端连接有第三弹簧,且第三弹簧穿过弹簧槽与活动槽后侧连接,所述推杆在保险杠内前端与第一承载杆之间的一段中间两侧均开有固定杆槽,两个所述固定杆槽上下两侧之间均连接有固定杆,且两个第二传动杆均与相邻的推杆上的固定杆套接。
优选的,所述推杆之间的距离在十至二十厘米之间且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推杆在保险杠外的一端与保险杠的距离保持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汽车前端在撞击时,撞击点对一个推杆进行挤压,受到挤压的推杆通过传动装置使相邻的推杆上前也接受撞击力,这样就使受力点增多,并且还有很多弹簧的缓冲装置很好的保护了车身,更好的保护了驾驶人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右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保险杠、2第一承载杆、21第一推杆槽、3底杆、31第一弹簧、4推杆、41第二推杆槽、5第二承载杆、51活动槽、6限位杆、61限位槽、7第一传动杆、71第二传动杆、72第二弹簧、8第三弹簧、81弹簧槽、9固定杆、91固定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越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越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22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殊人群用长续航高承载环保电动观光车
- 下一篇:后搁物板组件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