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65269.1 | 申请日: | 2018-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99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85 广东省珠海市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支架 阀座 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 上端 插孔 记忆金属 安装孔 上支架 过热 有效防止发动机 自动开启 冷却液 上端处 主阀门 穿出 阀体 适配 发动机 变形 穿过 束缚 跳出 汽车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温器,旨在提供一种能在过热的情况下实现主阀门自动开启,有效防止发动机过热的节温器。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座、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方的上支架、设置在所述阀座下方的下支架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的阀体,所述阀座上设有与所述下支架上端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下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阀座,所述下支架的穿出所述阀座的上端处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插孔上设置有记忆金属条;在使用时,当发动机的冷却液高出设定的温度时,所述记忆金属条发生变形并从所述插孔跳出,从而解除对所述下支架上端的束缚。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节温器的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控制发动机冷却液的节温器。
背景技术
节温器是控制冷却液流动路径的阀门,能根据冷却水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的冷却液流量,改变水的循环范围,以调节冷却器的散热能力,保证发动机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工作。节温器必须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否则会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如节温器主阀门开启过迟,就会引起发动机过热;主阀门开启过早,则使发动机预热时间延长,使发动机温度过低。
汽车发动机广泛采用蜡式节温器来自动调节冷却强度,保证发动机在最佳的温度下工作,不出现过冷或过热现象,节温器通过感应发动机负荷和水温的高低而自动改变冷却液的流量和循环路线,从而减少油料消耗和机件磨损。蜡式节温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主阀门打不开或不关闭的故障。汽车节温器主阀门不关闭会发生水温升的慢的现象,尤其在冬天,10-20分钟水温还在低温区,怠速高。节温器主阀门打不开时,水温表显示在水温在高温区,但是水箱风扇不转,发动机温度高,容易缺防冻液,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拉缸。拉缸轻时,气缸套、活塞组件受损;严重时会造成咬缸的恶性机损事故,直接导致发动机报废。由此可见,节温器主阀门开启故障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但目前又没有很好的方案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在过热的情况下实现主阀门自动开启,有效防止发动机过热的节温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阀座、设置在所述阀座上方的上支架、设置在所述阀座下方的下支架及设置在所述上支架和所述下支架上的阀体,所述阀座上设有与所述下支架上端相适配的安装孔,所述下支架的上端通过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阀座,所述下支架的穿出所述阀座的上端处设有至少一个插孔,所述插孔上设置有记忆金属条;在使用时,当发动机的冷却液高出设定的温度时,所述记忆金属条发生变形并从所述插孔跳出,从而解除对所述下支架上端的束缚。
进一步,所述记忆金属条朝着同一侧弯折出若干个凸起,若干个所述凸起依次插在所述下支架的所述插孔上;在使用时,当发动机的冷却液高出设定的温度时,所述记忆金属条的所述凸起发生变形并从所述插孔跳出,从而解除对所述下支架上端的束缚。
进一步,所述记忆金属条的两端向内弯曲并钩住所述下支架。
进一步,所述阀座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还设置有辅助拔出弹簧,所述下支架上设置有限位扣,所述辅助拔出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阀座上,所述辅助拔出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限位扣上,所述辅助拔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进一步,所述阀体包括温度感知套,所述温度感知套内填充有石蜡,所述温度感知套的一端同轴设置有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插入所述石蜡并与所述温度感知套滑动密封连接,所述顶杆的另一端顶在所述上支架上;所述阀座上设有冷却液通孔,所述温度感知套上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通孔相适配的主阀门,所述主阀门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主阀门的下方,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下支架的内侧;所述温度感知套的另一端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套接有旁通阀门,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与所述旁通阀门相适配的限位环,在所述限位环的作用下,所述旁通阀门在所述连接杆滑动的过程中不会从所述连接杆滑落下来;所述旁通阀门与所述下支架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顶在所述旁通阀门的上方,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顶在所述下支架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未经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652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冷却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电子调温器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