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75689.8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26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虎;韩越;何昆鹏;陈金刚;王云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47/92 | 分类号: | B65G47/92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52 | 代理人: | 陈海滨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餐盘 电磁吸盘 支架转轴 转台 横管 竖管 支架 收盘 限位感应机构 回收装置 连接定位 收集装置 吸附装置 转动机构 转动装置 限位杆 托板 底座 本实用新型 限位传感器 压力传感器 压力感应器 连接限位 支架连接 装置实现 自动回收 自动清理 侧端壁 回收车 传感器 铁质 餐桌 回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包括收餐桌、吸附装置、转动装置和餐盘收集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底座、转台、定位竖管和限位感应机构,底座上通过转台连接定位竖管,转台内设置有控制单元,限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和限位传感器,第一限位杆上连接限位传感器,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盘、转动机构、压力感应器和定位横管,定位横管连接定位竖管前端,定位横管的前端通过转动机构连接电磁吸盘,压力传感器设在电磁吸盘上;餐盘收集装置包括回收车、收盘支架、支架转轴和托板,支架转轴设置在回收车上,支架转轴的侧端壁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收盘支架,托板设置在收盘支架内,该装置实现对于铁质餐盘的自动回收与自动清理,结构新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过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工厂中或者学校中,食堂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我国很多的食堂中使用的餐盘普遍为矩形餐盘,餐盘可由不锈钢或者高分子材料给制成,不锈钢材质的餐盘由于其结实程度,使用比较广泛。一直以来,食堂中矩形餐盘的回收工作大都由人工完成,常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推着移动式餐盘回收车至各餐桌进行回收清理;第二种方式是用餐者将餐盘送至固定回收处,再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清理回收。这两种人工清理的效率较低,在人员高峰期容易造成用餐人员拥堵,餐盘堆叠,而且大多数食堂均是第二种回收清理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该清理回收装置实现对于铁质餐盘的自动回收与自动清理,结构简单新颖,实用性高。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包括收餐桌、吸附装置、转动装置和餐盘收集装置,收餐桌设置在转动装置的前端,转动装置包括底座、转台、定位竖管和限位感应机构,底座上转动连接转台,转台内设置有控制单元,转台上端连接定位竖管,限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杆和限位传感器,第一限位杆连接在转台侧端的底座上,第一限位杆上连接限位传感器;吸附装置包括电磁吸盘、转动机构、压力感应器和定位横管,定位横管垂直连接定位竖管的前端,定位横管的前端连接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前端连接电磁吸盘,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磁吸盘的上端;餐盘收集装置位于转动装置的侧端,餐盘收集装置包括回收车、收盘支架、支架转轴和托板,支架转轴设置在回收车上,支架转轴的侧端壁通过第一支架连接收盘支架,托板设置在收盘支架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有四个,四个第一支架均布在支架转轴的侧端。
优选的,所述收盘支架有四个,收盘支架由撑板、弹簧和第二限位杆组成,第一支架与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杆有四个,四个第二限位杆呈方形状均布在撑板上端,弹簧连接在撑板的中部上端,托板连接在弹簧上端并且适配卡接在第二限位杆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由第一电机和第一转轴组成,第一电机设置在定位横管内,第一转轴与定位横管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前端与第一转轴相连。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与转台相连。
优选的,所述电磁吸盘通过线路与控制单元相连。
优选的,所述收餐桌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壳盖,壳盖的中部开设有壳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下部侧端设置有光电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上述新型餐盘清理回收装置,能够实现对于铁质餐盘的自动回收与自动清理,且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摒弃原来高成本低效率的人工操作,通过转动装置带动电磁铁吸盘实现餐盘的自动清理回收工作。一般人工操作在中午晚上的用餐高峰期餐盘回收效率并不高,清洁人员易沾染油污,不能实现人性化,而且现在廉价劳动力越来越稀缺。而本装置可以实现餐盘的自动清理回收工作,提高了效率,解放了人工操作,使餐盘回收工作更加自动化、高效化、人性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756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力搬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玻璃双向传送设备浮动框架升降驱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