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81276.0 | 申请日: | 2018-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2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麒瑞;邝非凡;崔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数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7/26 | 分类号: | B64D2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苏金锋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板 动力系统 机身连接 连接柱 发动机 机身 本实用新型 减振装置 连接通孔 橡胶块 有效防止发动机 螺钉固定 设备领域 台阶状 位置处 接通 相抵 传递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减振装置,在机身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动力系统,在机身朝一侧设有若干个机身连接柱,在各动力系统设有若干个发动机连接柱,在机身连接柱和发动机连接柱之间设有一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分别设有一连接通孔,各连接通孔的左右两端均呈台阶状,在连接通孔内左右两端分别配合设有一橡胶块,各机身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朝向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橡胶块相抵接,在各机身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分别连接板与连接板通过一螺钉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的振动向机身传递,使无人机在工作时振动较小,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的高速发展,各地的地形地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人们开发的土地资源也越来越广,依靠传统人力完成勘察巡检、测绘等工作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无人机由于其具有灵活快速的优点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地形测绘、电力巡线、矿山调查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无人机多将发动机直接与机身连接,在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到机身上,容易使机身内的零部件产生松动,对飞机飞行的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并且,无人机在飞行时多肩负着拍照、录像等工作,发动机传递到机身上的振动极易使拍照设备、录像设备一同振动,直接影响着拍照、录像的质量。显然,现有的无人机减振装置已经无法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动力系统减振装置,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防止发动机的振动向机身传递,使无人机在工作时振动较小。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身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动力系统,在机身朝向各动力系统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个机身连接柱,其特征在于,在各动力系统朝向机身的一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发动机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在其轴线方向上均不与机身连接柱相重合,在机身连接柱和发动机连接柱之间设有一连接板,在连接板上对应各机身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处分别设有一连接通孔,各连接通孔的左右两端均呈台阶状,在连接通孔内左右两端分别配合设有一橡胶块,各机身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朝向连接板的一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处的橡胶块相抵接,在各机身连接柱、各发动机连接柱朝向连接板的一端分别设有一螺纹孔,各螺纹孔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与其配合的螺钉,各螺钉的内端穿过对应位置处橡胶块的通孔并与其对应的螺纹孔相旋合,外端穿出连接板的外侧并与对应位置处的橡胶块相抵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机身连接柱、发动机连接柱朝向橡胶块的一端均设有一连接杆,各连接杆分别插入对应位置处橡胶块的通孔,连接杆内设有供对应位置处的螺钉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的通孔内设有与螺钉相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与各橡胶块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连接通孔内侧壁上设有内螺纹,在各橡胶块的外侧壁上设有与连接通孔配合的外螺纹。
或者,所述连接板与各橡胶块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若干个镂空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一正方形连接板,在机身上共设有四个分别对应连接板四角处的机身连接柱;在动力系统上共设有四个分别对应连接板四边中部的发动机连接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它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二次减震降低传动到机身上的,同时通过台阶设计和埋入式的橡胶安装方式,降低连接柱径向的震动。从而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的减震。本装置能大幅降低动力系统传递到机身上的震动,更好的保护机身及机载设备;并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增加机身和动力系统之间连接的稳定性。显然,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数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数维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81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直升机引擎减振改良结构
- 下一篇:油动共轴六旋翼无人机传动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