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交车车门雨棚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7554.5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9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翁卫兵;焦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翁卫兵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棚 本实用新型 公交车车门 伸缩杆 驱动 动力装置 可伸缩的 外侧设置 转动相连 下车门 伸缩 外沿 车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雨棚,其特征在于,在公交车上下车门的上方车身外侧设置有可伸缩的雨棚本体,所述雨棚本体的外沿与驱动伸缩杆转动相连,所述驱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伸缩方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挡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公交车车门雨棚。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雨棚是设在建筑物出入口或顶部阳台用来挡雨,亦或是安装在道路路口上为等候过路行人遮阳、避雨,而对于公交车而言,车门上方没有雨棚,乘客在下雨天上下车收伞撑伞时经常会被淋湿。公开号为CN202627347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雨棚,包括支架和遮雨板,所述支架包括间隔安装在遮雨板的下板面上、用于支承遮雨板的数个纵向支架;和分别安装在遮雨板的前端和后端的两个横向支架。各个横向支架均包括:一平板;包括平板部和弧形部的一弧形板;以及一管件,该管件的上部与弧形板的下端面相接,中部与平板相接;且遮雨板固定在平板的上端面和弧形板的平板部的下端面之间。该技术方案在建筑物上使用很合理,但明显不能在公交车上使用,因为平时不下雨时雨棚必须要能够收缩,这样才能有利于交通安全。公开号为CN 202450803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雨棚,包括棚架和盖置在棚架上的篷布,其特征在于:棚架包括一支撑立杆、横梁及弧形支撑架,横梁的一端固定在支撑立杆的上端,弧形支撑架位于横梁上方并与横梁相固定,篷布固定在该弧形支撑架上。该技术方案只设有一根支撑立杆,应用在公交车上会不稳定,并且不能长期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伸缩灵活,安装在公交车门上方的雨棚。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公交车车门雨棚,其特征在于,在公交车上下车门的上方车身外侧设置有可伸缩的雨棚本体,所述雨棚本体的外沿与驱动伸缩杆转动相连,所述驱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动力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公交车司机通过开关控制动力装置,下雨天乘客上下车时打开动力装置,驱动伸缩杆伸出,雨棚本体打开,不用雨棚时,关闭动力装置,驱动伸缩杆收缩,雨棚本体收回。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气压缸,所述驱动伸缩杆与气压缸的活塞相连,所述气压缸与气源相连,在所述气压缸与气源相连的管路上设有换向阀。使用气压缸是因为气压缸可在恶劣条件下可靠地工作,气压缸擅长作往复直线运动,且操作简单,基本可实现免维护,换向阀可以实现气流双向流通,做到驱动伸缩杆的伸张与收缩。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棚本体包括弹簧卷帘、卷帘支架,所述的弹簧卷帘设置在卷帘支架上,所述的弹簧卷帘设有后卷帘横杆、卷帘、前卷帘横杆,所述的卷帘支架设置在车身上,两根所述的驱动伸缩杆与所述前卷帘横杆的两端转动相连。在使用时,驱动伸缩杆伸张带动卷帘的打开,使用弹簧卷帘可以做到在驱动伸缩杆收缩时,卷帘自动回位收缩。
作为优选,所述的雨棚本体包括伸缩层支架、伸缩层,所述伸缩层支架设置在车身上,所述伸缩层设有前层板、中层板、后层板,所述后层板上设有中层板导向槽,所述中层板上设有前层板导向槽,所述中层板与后层板内都设有限位机构。在使用时,伸缩层伸长,限位机构可以限制前层板和中层板的伸长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后层板末端与所述伸缩层支架转动相连,所述的伸缩层支架设置在后层板末端的侧面,所述前层板的前端与所述驱动伸缩杆转动相连。在使用时,后层板末端与伸缩层支架用转动连接是为了在不用雨棚时,让雨棚收缩后贴于车身表面,降低行车阻力,有利于行车安全。
作为优选,车门上侧位置设有腔体,所述腔体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收缩的卷帘或伸缩层后层板相适配,所述的卷帘支架或伸缩层支架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上侧,所述气压缸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开口下侧。在使用时,所述腔体的开口与收缩的卷帘或伸缩层后层板相适配,使得雨棚本体在不打开时能够嵌在腔体内,降低行车阻力,有利于行车安全。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下雨天打开雨棚,避免乘客在上下车收伞撑伞时被淋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翁卫兵,未经浙江科技学院;翁卫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75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门防撞梁及含有该车门防撞梁的车门
- 下一篇:一种汽车车门防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