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限位器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08601.8 | 申请日: | 201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88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杰;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04 | 分类号: | E05C1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王培松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臂 弹片 滚轮 滑块 车门限位器 弹性面板 固定端 限位点 导轨 通孔 垂直 导轨滑块机构 本实用新型 节约空间 摩擦损耗 突出滑块 移动方向 轴线方向 板面 适配 限位 异响 质轻 转轴 穿过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门限位器及车辆,包括基座、限位臂和弹片,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限位臂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片包括中间的弹性面板和两端的固定端,所述弹片通过固定端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面板设置于限位臂的侧面且板面朝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所述弹片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垂直于限位臂移动方向的导轨,所述滑块与导轨适配构成导轨滑块机构;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滚轮,滚轮靠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设置,且滚轮向限位臂一侧突出滑块表面,滚轮的转轴方向与通孔的轴线方向垂直。本方案质轻价廉且节约空间,摩擦损耗少,且不易产生异响,限位稳定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车门限位器。
背景技术
车门限位器,通常安装在汽车车门上,其主要功能有限制车门的最大开启角度,防止车门过开,以及在车门正常开、关过程中,或处于特殊情况下,能保持车门在一定位置。
常见的车门限位器,按照结构分类,有单独的限位器和门铰链一体式限位器;按照限位力提供方式分类,有压缩橡胶限位器、压缩弹簧限位器和扭簧限位器。
限位器支架通过安装螺栓固定在车身上,限位器罩壳通过两个安装螺钉固定在车门上,当车门打开或关闭的时候,限位器罩壳便会沿着限位臂进行运动。当限位器罩壳运动到限位臂上设计的限位点,在限位力的作用下,限位器就能起到对车门的限位作用。
现有的限位器结构中,存在以下问题:1、橡胶弹簧限位器的橡胶易老化,且对温度变化比较敏感,很难保证寿命和高低温的要求;2、压缩弹簧限位器中摩擦耗能大且易产生噪音;3、扭簧限位器体积大、质量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限位器,用于解决现有的限位器中存在的易老化、温度变化敏感、摩擦耗能大、噪音大、体积大、质量重的技术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门限位器,包括基座、限位臂和弹片,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供限位臂穿过的通孔,所述弹片包括中间的弹性面板和两端的固定端,所述弹片通过固定端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弹性面板设置于限位臂的侧面且板面朝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
所述弹片上设置有滑块,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垂直于限位臂移动方向的导轨,所述滑块与导轨适配构成导轨滑块机构;
所述滑块上设置有滚轮,滚轮靠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设置,且滚轮向限位臂一侧突出滑块表面,滚轮的转轴方向与通孔的轴线方向垂直。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孔设置于弹性面板的中间位置对应处。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片的两端为完整的或部分的卷筒状,所述卷筒状由与弹性面板一体的延伸板面卷制而成;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安装柱,两两安装柱组成一组,一组中的两个安装柱的距离与弹片的两端距离适配,所述弹片的两端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柱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卷筒状的卷制方向由弹性面板卷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的相对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弹性面板上固定有压板,所述压板贴合固定于弹性面板上朝向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所述压板覆盖弹性面板的中间位置并延伸到弹片两端附近。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块设置于压板上的限位臂的限位点所在侧,所述滑块上设置有卡口,所述滑块通过卡口卡接在弹性面板和/或压板上。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基座包括第一罩壳和第二罩壳,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配合形成限位腔,所述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通过铆钉相互固定,且铆钉穿过限位腔;所述弹片设置于限位腔中,所述弹片的两端套设在上述铆钉上;所述限位臂依次穿过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限位臂中位于限位腔的部分与弹片相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086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