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24801.2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08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龙;徐富强;吴代赦;况琴;吴泉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流量 人工湿地系统 自适应 人工湿地模块 污水处理技术 本实用新型 该人工湿地 污水 良性循环 人工湿地 湿地基质 湿地系统 实际工程 水力负荷 运行方式 自动切换 串并联 导水管 抵抗力 多模块 监测井 溶氧量 外动力 溢流墙 沟渠 布水 短流 溢流 碎石 水渠 应用 污水处理 水体 简易 湿地 堵塞 调控 投资 | ||
1.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包括布水沟渠(9)、人工湿地模组、导水渠(4)、监测井(10),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系统分为两个人工湿地模组,布水沟渠(9)设置在两个人工湿地模组中间;每个人工湿地模组由多个人工湿地模块(5)依次排列而成,相邻的人工湿地模块(5)之间均设有隔水墙(6)和湿地连接口(2),人工湿地模块(5)与布水沟渠(9)之间设有溢流墙(8),且每个人工湿地模块(5)分首尾两端,两端均设有碎石渠(1),第一个人工湿地模块(5)首端的碎石渠(1)与布水沟渠(9)通过进水口(7)连通,其他人工湿地模块(5)通过湿地连接口(2)依次首尾相连;所述的导水渠(4)设在人工湿地模块(5)尾端的碎石渠(1)后方,两者中间以隔水墙(6)隔开以导水管(3)连通;所述的监测井(10)布设在导水渠(4)水流末端,位于出水口(11)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溢流墙(8)为不透水墙,其高度与导水管(3)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湿地模块(5)中间为基质层,从上往下依次为水生植物(51)、土壤层(52)、小砾石层(53)、大砾石层(54),底层为不透水的地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碎石渠(1)用大粒径的碎石填充,底层为不透水的地基(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水管(3)嵌于隔水墙(6)内,与地基水平面沿人工湿地模块(5)出水方向呈3°~ 5°角,将流经人工湿地模块(5)的水导向导水渠(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污水流量的人工湿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监测井(10)布设在水流末端,位于出水口(11)之前,包括抽水漏斗(101)、水管(102)、水质检测器(103)、伸缩门(104)、控制主机(105)、抽水泵(106);水管(102)一端伸至监测井(10)底部中心位置,另一端连接布水沟渠(9);水质检测器(103)设于监测井(10)底部,通过水质情况发射信号给控制主机(105);控制主机(105)通过接收的信号,同时向伸缩门(104)和抽水泵(106)输出信号,控制伸缩门(104)和抽水泵(106)的启动与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2480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水乡环境的多功能复合型生态浮岛
- 下一篇:一种生态浮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