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32444.4 | 申请日: | 201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14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国坚;赵勇杰;姜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湿加热 电加热器 混合空气 蒸发器 回风 地铁车辆空调机组 温湿度检测装置 人体感觉 控制器 除湿 车厢 本实用新型 控制器设置 湿度反馈 温度降低 回风口 减小 加热 采集 地铁 新风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包括除湿加热装置、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回风口处的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多种除湿加热模式,所述除湿加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电加热器,地铁外部的新风与车厢内的回风混合形成混合空气后依次通过所述蒸发器和电加热器实现除湿加热。通过蒸发器后的混合空气湿度减小但其温度降低,人体感觉并不舒适,通过电加热器加热,使混合空气温度升高,达到所需温湿度,使车厢内的空气温湿度适宜,人体感觉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用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进入2l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趋严重,发展大容量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共识,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宏伟规划,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逐渐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将会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轨道车辆在全球已开始广泛使用。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体,不但承载着运送旅客的职能,而且要快捷、安全、舒适的将旅客运送到目的地。
经研究表明,在空调房内,相对湿度为40%RH至50%RH时,人体感到最舒适。为了乘客出行能安全及舒适,满足乘客身体舒适度要求,以及为乘客身心健康着想,提高地铁车辆空调系统的空气质量,亟需要研制出一种除湿型地铁空调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带有车辆空调系统的地铁内空气质量差的问题。
目前,国内生产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的厂家寥寥无几,而我司为香港地铁研制的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在我司也是仅为首例。目前各厂家生产的车辆空调机组的功能基本是通风、制冷、制热和紧急通风等,很少有除湿功能。由于南方气候温湿,特别在梅雨天或下雨天时,空气湿度特别大,而在这时气温并不是很高,不需要开空调制冷,空调只开通风功能,将外部潮湿的新风抽进车厢。车厢内乘客人员密集,潮湿空气会感觉闷热湿黏,严重影响到乘客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满足乘客身体舒适度要求的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除湿型地铁车辆空调机组,包括除湿加热装置、控制器以及设置在回风口处的温湿度检测装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将采集到的回风温度和回风湿度反馈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多种除湿加热模式,所述除湿加热装置包括蒸发器和电加热器,地铁外部的新风与车厢内的回风混合形成混合空气后依次通过所述蒸发器和电加热器实现除湿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的前端设有供混合空气通过的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连接有通至空调机组外部的冷凝水管。
进一步地,湿度检测装置为温湿度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范围为-20℃~80℃,湿度检测范围为0~100%RH。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设定有一个回风目标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目标温度为24℃。
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连接有四台相互独立工作的压缩机,所述控制器结合回风温度的范围区间和回风湿度的范围区间设定有四种除湿加热模式,并根据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采集到的回风温度及回风湿度进行判断,选择相应的除湿加热模式。
进一步地,所述回风目标温度定义为Ts,所述回风温度定义为Tr,所述回风湿度定义为Rh,四种所述除湿加热模式具体运行工况如下:
A、当Ts-1.5℃≤Tr<Ts-1℃且55%≤Rh<65%时,控制启动一台压缩机工作;
B、当Ts-2℃≤Tr<Ts-1.5℃且Rh>65%时,控制启动一台压缩机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鼎汉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324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