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机器人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50200.9 | 申请日: | 201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84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齐金鹏;葛连正;李瑞峰;王珂;赵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前海高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25J11/00;B25J19/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板 超声波传感器 激光传感器 多功能机器人 数据采集模块 可充电电源 中央控制器 安装平台 充电接口 驱动轮 底壳 底座 无线通讯模块 本实用新型 超声传感器 可拆卸固定 人机交互性 动态环境 路径规划 锁紧装置 从动轮 过线孔 连接槽 空腔 位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底座,包括控制板及可拆卸固定相连的外壳和底壳;控制板固定在外壳和底壳形成的空腔内;控制板上设可充电电源、中央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板的下方设驱动轮、从动轮及绕控制板均匀分布的超声波传感器;控制板的前端有激光传感器;外壳的顶部设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连接槽、过线孔和锁紧装置;外壳的底部设充电接口和控制开关;外壳与超声波传感器对应处设定位孔;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驱动轮与中央控制器相连;充电接口和控制开关与可充电电源相连。本方案综合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进行定位与路径规划,有良好的动态环境适应性,并且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底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科学的飞速发展,智能技术逐渐成各个研究领域的热点。其中,智能家居开辟了智能化应用的新领域。智能家居的出现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二是人类想摆脱枯燥乏味的体力劳动,如清洁、家务、照顾病人等;三是人口的老龄化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也为智能家居系统提供了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因此,开发应用于智能家居领域的多功能机器人底座,使其具有环境监测、自主路径规划及人机交互能力,是本案的发明人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的方向和想要克服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底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机器人底座,包括控制板、外壳和底壳;外壳和底壳可拆卸固定相连;控制板固定在外壳和底壳形成的空腔内;控制板上设有可充电电源、中央控制器、数据采集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控制板的下方设有驱动轮、从动轮及若干绕控制板均匀分布的超声波传感器;控制板的前端固定有激光传感器;外壳的顶部设有安装平台;安装平台上设有连接槽、过线孔和锁紧装置;外壳的底部设有充电接口和控制开关;外壳与超声波传感器对应处设有定位孔;激光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分别与数据采集模块相连;驱动轮与中央控制器相连;充电接口和控制开关分别与可充电电源相连。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多功能机器人底座在移动的过程中,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检测底座周围动态环境的变化,中央处理器根据检测到动态数据实时调整底座的运行轨迹。用户首次使用时借助于激光传感器对使用空间进行静态数据采集,中央处理器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使用空间的静态建模,根据建立的静态模块进行路线的规划。驱动轮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根据规定的路线运行。借助于无线通讯模块多功能机器人底座可以与远程控制端进行数据交互,实现多功能机器人底座的远程控制。借助于安装平台的连接槽和固锁紧装置,需要底座携带移动的外设可以直接固定在多功能机器人底座。通过过线孔,外壳的控制线可以直接与控制板的中央控制器相连,并受控制板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机器人底座选择通用型底座,与当前大多数一体机相比,具有良好的拆卸、互换性,能够使安装与检修更加方便。基于多传感器的环境感知与路径规划,综合激光传感器、超声传感器进行定位与路径规划,有良好的动态环境适应性,并且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性,能够满足自动巡航与人工控制两种操作方式。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语音播报模块;语音报告模块为喇叭;喇叭固定在外壳的内部;外壳与喇叭对应处设有扩音孔;喇叭与控制板的中央处理器相连。喇叭的设计增强了产品的趣味性,用户可以根据语音提醒来确认底座运行的执行情况。
进一步的改进,驱动轮为两个,从动轮为一个;两个驱动轮呈对称分布;驱动轮和从动轮呈等腰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保证底座运行时的平稳。
进一步的改进,驱动轮为两个,从动轮为两个;两驱动轮呈对称分布;两从动轮呈对称分布;驱动轮和从动轮呈十字交叉。两主动轮配合两从动轮,且采用十字交叉设置,有利于底座能够在中央处理器的控制下实现及时调整,实现了在运行轨迹上的灵活变多的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前海高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前海高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502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