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62501.3 | 申请日: | 201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4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鼎盛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47 | 分类号: | F16J15/447;F16J15/06 |
代理公司: | 南昌赣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王超;刘锦霞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体 转炉 动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 回转筒体 密封套筒 迷宫环 密封 非接触密封 高温度状态 连接紧固件 筒体外表面 安全事故 二次密封 固定法兰 进出料端 零件更换 密封领域 密封效果 密封元件 气体泄漏 外表面套 运转过程 密封罩 垫圈 磨损 检修 | ||
1.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回转筒体(1)、密封套筒(2)、迷宫环(3)、固定法兰(4)、垫圈(5)、密封罩(6)、以及连接紧固件(7);
所述回转筒体(1)包括第一筒体(11)、与远离所述第一筒体(11)的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筒体(12)、与远离所述第二筒体(12)的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三筒体(13)、与远离所述第三筒体(13)的端面固定连接的第四筒体(14);
所述第一筒体(11)的底边、所述第二筒体(12)的底边、所述第三筒体(13)的底边、以及所述第四筒体(14)的底边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密封套筒(2)套设于所述第二筒体(12)的外表面且所述密封套筒(2)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一筒体(11)的端面抵接;
所述迷宫环(3)套设于所述第三筒体(13)的外表面且所述迷宫环(3)的左端面与所述第二筒体(12)的端面抵接;
所述固定法兰(4)套设于所述第四筒体(14)的外表面且所述固定法兰(4)的左端面与第三筒体(13)的端面抵接;
所述垫圈(5)套设于所述第四筒体(14)的外表面且所述垫圈(5)的左端面与所述密封套筒(2)的右端面抵接;
所述密封罩(6)套设于所述第四筒体(14)的外表面且所述密封罩(6)的左端面与所述垫圈(5)的右端面以及所述固定法兰(4)的右侧面抵接;
所述连接紧固件(7)依次穿过所述密封罩(6)、以及所述垫圈(5)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套筒(2)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宫环(3)的两侧均开设有等距排布的凹槽(3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筒(2)的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密封套筒(2)的导孔(21);
所述导孔(21)的一端与所述凹槽(31)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孔(21)的另一端设有密封塞(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迷宫环(3)的一侧与所述第三筒体(13)外表面间隙配合;
所述迷宫环(3)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套筒(2)内表面间隙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筒(2)、迷宫环(3)、以及回转筒体(1)间的缝隙填充有耐高温润滑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紧固件(7)为外六角螺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炉的动密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套筒(2)材料配置为耐热不锈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鼎盛炉业有限公司,未经赣州鼎盛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6250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