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190032.6 | 申请日: | 2018-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42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其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3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结构 车体 电动观光车 安全系数 转动杆 对称 本实用新型 滑动连接 固定块 连接板 齿条 滑槽 滑块 两端对称 限位装置 转动连接 观光车 限位盘 卡槽 上套 相向 乘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水平方向上插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相向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盘,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插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齿条的一侧设有卡槽。本实用新型在电动观光车的两侧对称设有保护结构,通过多个限位装置对保护结构与车体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观光车乘坐的安全系数,防止乘客从车上摔下造成危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观光车使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拥有个性化的操控系统,转向灵活,手感舒适,轻便顺畅,驾驶简单,电动可循环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观光车广泛应用于酒店,景区,售楼看房车,工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体育馆,公园等场所。但是现有的电动观光车的两侧缺少有效的保护结构,当乘客在忘记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很容易从车上摔下造成危险,使用很不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电动观光车的两侧缺少有效的保护结构,当乘客在忘记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很容易从车上摔下造成危险,使用很不安全,而提出的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水平方向上插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相向的一端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转动杆上套接有与其滑动连接的限位盘,所述车体的两侧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中插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设有齿条,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齿条的一侧设有卡槽,所述齿条的一端插设在卡槽中并与其卡接,所述车体内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穿过车体的侧壁并连接有扇形盘,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内侧壁上对称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竖直方向上设有滑孔,所述第一支撑杆插设在滑孔中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上侧对称设有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限位盘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多个与其固定连接的插杆,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有多个与插杆卡接的插槽。
优选的,所述扇形盘的外侧壁部分设有直齿,所述直齿与齿条啮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远离车体的一侧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侧设有多个与其转动连接的滚轮。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内侧壁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上端穿过传动板并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上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端穿过连接板的上侧并与其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电动观光车的两侧对称设有保护结构,通过多个限位装置对保护结构与车体进行固定,从而提高观光车乘坐的安全系数,防止乘客从车上摔下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安全系数的电动观光车保护结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体、2连接板、3固定块、4转动杆、5限位盘、6插杆、7扇形盘、8滑块、9齿条、10连接块、11固定板、12滚轮、13第一支撑杆、14传动板、15螺纹杆、16第二支撑杆、17挡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龙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1900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车防碰撞缓冲器
- 下一篇:一体式气囊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