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中间轴抛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08435.9 | 申请日: | 2018-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15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敦旺;黄军辉;潘爱权;吕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轴 抛丸工装 上支撑环 中心吊杆 纵支撑杆 抛丸 本实用新型 横支撑杆 同轴设置 下支撑环 磕碰 盲孔 机械技术领域 限位结构 中心吊环 掉落 工作量 平行 残留 滚动 | ||
1.一种中间轴抛丸工装,包括中心吊杆(1)、与中心吊杆(1)同轴设置的上支撑环(2)和若干固定在上支撑环(2)上的纵支撑杆(3),所述的纵支撑杆(3)与中心吊环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杆(3)与中心吊杆(1)之间均设有一个位于同一平面内的横支撑杆(4),所述的横支撑杆(4)上固定有一个与上支撑环(2)同轴设置的下支撑环(5),所述的上支撑环(2)与下支撑环(5)之间设有若干用于限制中间轴滚动的限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环(5)的外径小于上支撑环(2)的外径,所述的纵支撑杆(3)为3-6个且均匀分布,所述横支撑杆(4)的数量与纵支撑杆(3)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纵支撑杆(3)为3个,所述的横支撑杆(4)为3个且均匀分布,3个所述横支撑杆(4)远离纵支撑杆(3)的一端与中心吊杆(1)固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若干设于上支撑环(2)上的支架一(6)和若干设于下支撑环(5)上的支架二(7),所述的支架一(6)与支架二(7)一一对应设置,若干所述的支架一(6)均匀分布在上支撑环(2)的顶部且其上设有弧形凹槽一(8),所述支架二(7)的数量与支架一(6)的数量相等且均匀分布在下支撑环(5)的顶部,所述的支架二(7)上具有与弧形凹槽一(8)相对设置的弧形凹槽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凹槽一(8)沿上支撑环(2)的径向延伸,所述的弧形凹槽二沿下支撑环(5)的径向延伸,所述弧形凹槽一(8)的中轴线在下支撑环(5)上的投影和与其相对设置的弧形凹槽二的中轴线在下支撑环(5)上的投影共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环(5)的高度低于上支撑环(2)的高度,所述弧形凹槽一(8)的底部与弧形凹槽二底部的连线与下支撑环(5)所处的平面的夹角大于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一(8)的底部与弧形凹槽二底部的连线与下支撑环(5)所处的平面的夹角为28°~3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一(8)的底部与弧形凹槽二底部的连线与下支撑环(5)所处的平面的夹角为29°。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一(6)为21个,所述的支架二(7)为21个。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间轴抛丸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一(8)的半径与弧形凹槽二的半径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马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0843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齿轮抛丸工装
- 下一篇:一种管状铝型材清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