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车轮同步变速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42376.7 | 申请日: | 201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贺智威;李亚明;黄亮;杨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7/08 | 分类号: | B60K17/08;F16H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睿智专利事务所 44209 | 代理人: | 郭文姬;周慧玲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轮驱动机构 变速驱动装置 变速比 双车轮 车轮 变速切换装置 一级传动机构 二级变速器 变速器 驱动 变速切换 变速驱动 传动效率 底盘支架 对称设置 减速机构 控制装置 传动链 级联 离合 两边 优化 | ||
用于同时驱动两个车轮的双车轮同步变速驱动装置,底盘支架上对称设置第一车轮驱动机构和第二车轮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两个车轮;变速驱动控制装置控制第一和第二变速器同时切换离合,实现第一和第二车轮驱动机构同时变速比切换。两边车轮驱动机构的同步变速切换,简化了变速切换装置,提高了一致性;二级变速器和第一一级传动机构级联,进一步实现了大变速比;减速机构,优化了整个传动链结构,提高了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车轮变速驱动装置,尤其涉及双车轮同步变速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变速驱动装置为了适应不同的输出扭矩的需要,需要根据不同的工况输出不同的扭矩大小。
现有技术中的双轮变速驱动装置中,通常两个轮子分别设置变速机构及变速机构控制装置,对双轮进行独立的变速切换,变速控制装置复杂,在一些需要双轮同时切换变速比的场合,两边变速切换装置需要协同控制,增加了控制装置的复杂度,且双轮切换的同步性差、可靠性低,不易确保两套变速机构同时有效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能实现双轮同时切换变速比的双车轮同步变速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车轮同步变速驱动装置,用于同时驱动两个车轮,包括底盘支架;底盘支架上对称设置第一车轮驱动机构和第二车轮驱动机构,用于分别驱动两个车轮;第一车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速器,第二车轮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变速器;所述底盘支架上设置有变速驱动控制装置,该变速驱动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变速器和第二变速器同时切换变速比。
第一变速器包括用于第一变速器输出动力变速切换的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离合状态互斥;第二变速器包括用于第二变速器输出动力的变速切换的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的离合状态互斥。
所述变速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提供驱动控制动力的变速切换电机、变速切换控制轴、用于控制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的第一控制装置和用于控制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的第二控制装置;从变速切换电机获取转动动力的变速切换控制轴,用于连接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
变速切换控制轴上设置有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设置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控制装置包括第一上推动臂、第一上推动部、第一下推动臂和第一下推动部;第一上推动部和第一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第一下推动部和第二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第一上推动臂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上推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一上推动部固定连接;第一下推动臂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第一丝杆上;第一下推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一下推动部固定连接;第二控制装置包括第二上推动臂、第二上推动部、第二下推动臂、第二下推动部;第二上推动部和第三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第三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第二下推动部和第四离合器连接,用于控制第四离合器接合或分离;第二上推动臂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第二丝杆上;第二上推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二上推动部固定连接;第二下推动臂的一端通过丝杆螺母套接在第二丝杆上;第二下推动臂的另一端和第二下推动部固定连接。
变速切换电机和变速切换控制轴之间通过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该带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变速切换带轮、第二变速切换带轮和变速切换同步带;第一变速切换带轮固定在变速切换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一变速切换带轮和第二变速切换带轮通过变速切换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二变速切换带轮固定在变速切换控制轴上,用于带动变速切换控制轴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未经坎德拉(深圳)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423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