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导体温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274834.5 | 申请日: | 201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53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伟;周琪琦;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俊寅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片 双金属片温控器 半导体制冷片 半导体温控 本实用新型 温度传感器 热交换室 安装孔 导热片 制冷片 壳体 壳体左右两侧 导体制冷片 保护电器 电子温控 双金属片 停止供电 温控功能 稳定性能 风扇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温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制冷片安装孔,所述制冷片安装孔内设有一号散热片,所述一号散热片外侧设有风扇,左侧所述一号散热片内侧设有一号半导体制冷片,右侧所述一号散热片内侧设有二号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中部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下方的壳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加入的双金属片温控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双金属片温控功能和电子温控功能,提高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能,当其中一个损坏时仍让能正常使用,同时能够对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加入的双金属片温控器当温度较高时能够使得电停止供电,起到保护电器元件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温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双金属片温控器工作原理根据物体热胀冷缩原理。热涨冷缩是物体的共性,但不同物体其热涨冷缩的程度不一样。双金片的两面是不同物质的导体,在变化的温度下由于涨缩程度不一样而使双金片弯曲,碰到设定的触点或开关,使设定的电路保护开始工作。流体媒介温度控制器是利用感温流体热胀冷缩及液体不可压缩的原理而实现自动调节。当控制温度升高时感温液体膨胀产生的推力将热媒关小,以降低输出温度;当控制温度降低时感温液体收缩,在复位装置的作用下将热媒开大,以提高输出温度,从而使被控制的温度达到和保持在所设定的温度范围内。
经检索,实用新型授权公告号为CN 204532608U公开了一种具有半导体温控装置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具有半导体温控装置的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包括内螺栓、散热片、风扇、外螺栓、保温管、温度传感器、三通、半导体制冷片、保温块、传热块和螺母,油管排成一行,半导体制冷片在油管的两边,散热片紧靠在半导体制冷片上,内螺栓和螺母将散热片、半导体制冷片和油管夹紧。
现有的半导体温控装置一般只采用一种温控方式,单一的温控方式很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且金属片的温度控制精度不高,而电子电子温控器的稳定性较差,现针对以上问题设计出一种半导体温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导体温控装置,同时具备双金属片温控功能和电子温控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半导体温控装置一般只采用一种温控方式,单一的温控方式很容易导致设备故障,且金属片的温度控制精度不高,而电子电子温控器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半导体温控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侧均设有制冷片安装孔,所述制冷片安装孔内设有一号散热片,所述一号散热片外侧设有风扇,左侧所述一号散热片内侧设有一号半导体制冷片,右侧所述一号散热片内侧设有二号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壳体内设有热交换室,所述热交换室中部设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下方的壳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片上方的壳体上设有双金属片温控器,所述壳体顶端设有温度控制器本体,所述温度控制器本体分别与一号半导体制冷片、二号半导体制冷片、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壳体上下两侧均设有两个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壳体侧壁并延伸到壳体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风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中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上设有扇叶,所述支架固定在一号散热片上。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散热片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垫片,所述一号散热片通过一号螺钉与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片右侧与二号半导体制冷片卡接,所述导热片左侧与一号半导体制冷片卡接。
进一步的,所述一号半导体制冷片右侧为冷端,所述二号半导体制冷片左侧为热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加入的双金属片温控器、温度传感器能够实现双金属片温控功能和电子温控功能,提高温度控制的稳定性能,当其中一个损坏时仍让能正常使用,同时能够对半导体制冷片起到保护的作用,加入的双金属片温控器当温度较高时能够使得电停止供电,起到保护电器元件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视缘(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274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用地暖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物联网接入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