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车电池冷却板及冷却水室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0074.9 | 申请日: | 2018-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00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王玉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56;H01M10/6568;B60L1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陈庆超;桑传标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车电池 冷却水室 出水口 进水口 冷却板 冷却液 主体板 凹陷 出水口流道 电池冷却板 进水口流道 进出水口 流动方式 使用寿命 同一方向 温度保持 起始端 换热 温差 接通 对流 开口 电池 室内 流动 保证 | ||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动车电池冷却板及冷却水室,其中,电池冷却板包括主体板,主体板上设置有两个开口朝向同一方向且接通的U型凹陷(11),所述U型凹陷(11)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7)和出水口(8),所述进水口(7)和所述出水口(8)相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水室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式,由于进水口流道与出水口流道始终相邻,且流动方向始终相反,使得冷却液形成对流,可以使各处温度保持一致,尤其是降低进出水口位置的温差,保证了电池箱内换热的均匀,增加了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汽车冷却领域,具体地,涉及电动车电池冷却板及冷却水室。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需求量越来越大,但能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愈来愈严重,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巨大隐患,世界各国都在开发新能源技术,汽车污染问题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顺势而生的电动车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满足汽车动力性要求的情况下电池续驶里程成为首要克服的难题。动力电池的温度影响其效率,在行驶过程中保持电池内部温度,使电池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能发挥出电池的最大性能。
目前,电动车的动力系统锂电池包基本都是由锂离子单体电池通过不同的串、并联方式组成模组在电池箱内,通过水室与外界水管相连来交换热量,单体电池与箱内水室相互接触交换热量,水室内有冷却液的流动管道,大多数冷却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冷却液由水泵作用在循环的管路中流动,水管连接水泵和水室入水口,交换了电池热量的冷却液就会从水室的出水口流走,而新的循环冷却液再继续进入水室。
现有水室是通过水管连接水室进水口,冷却液流入进水口,通过水室内部的管道流到出水口,出水口连接管路带走水室温度,水室内的冷却液将先流过水室管道的温度带到后流过的地方,从而导致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的温度差异过大,这直接影响到了电池箱内各个单体温度的不均匀性,电池箱内温度的长久不均匀分布将造成各电池模块、单体性能的不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冷却板,解决现有的冷却管道进水口和出水口附近的温度差异过大使得电池箱内的各个单体电池温度不均匀的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冷却水室,该冷却水室内设置有冷却板,所述冷却板为本公开提供的冷却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冷却板,该冷却板包括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设置有两个开口朝向同一方向且接通的U型凹陷,所述U型凹陷的起始端和末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相邻。
可选的,所述U型凹陷构成相互平行的四条直线凹陷。
可选地,相邻直线凹陷之间的间距相等。
可选地,所述U型凹陷的开口端齐平。
可选地,所述U型凹陷的截面形状相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U型流道的截面和所述第二U型流道截面形状相同。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电动车电池冷却水室,该水室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室内设置有本公开所述的冷却板,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主体板上U型凹陷的起始端和末端接通。
可选地,所述水室包括上板、下板以及夹设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的主体板,所述主体板上的U型凹陷沿主体板的厚度方向贯通,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所述上板上。
可选的,所述进水口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口上连接有出水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水室内冷却液的流动方式,由于进水口流道与出水口流道始终相邻,且流动方向始终相反,使得冷却液形成对流,可以使各处温度保持一致,尤其是降低进出水口位置的温差,保证了电池箱内换热的均匀,增加了使用寿命。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00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改性石墨烯电极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