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开棉机及智能开棉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5079.0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4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林淑静;马辉春;韩栋;王军;廖立群;李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密信合棉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12 | 分类号: | D01G9/12;D01G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839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开棉机 开棉 驱动件 红外传感器 挡板 输送带 底部开口 控制模块 原棉 电连接 抓手 设备技术领域 移动方向相反 本实用新型 驱动 清棉装置 封堵 正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开棉机及智能开棉系统。智能开棉机中,储棉筐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手和用于驱动抓手往复移动的第一驱动件;储棉筐的底部开口设置且正对原棉输送带,两块挡板能够封堵储棉筐的底部开口;储棉筐的底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对应的挡板往复移动的第二驱动件,两块挡板的移动方向相反;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原棉输送带的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有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储棉筐与清棉装置之间,第一红外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智能开棉系统包括上述智能开棉机。上述智能开棉机及智能开棉系统,节省了劳动力,每次供棉数量也都更加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开棉机及智能开棉系统。
背景技术
开棉机作为纺织行业中的重要设备,其能够完成对原棉的开棉 (将紧压的原棉松解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清棉(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混棉(将不同成分的原棉进行充分而均匀地混和,以利棉纱质量的稳定)和成卷(制成一定重量、长度、厚薄均匀、外形良好的棉卷),以便于投入之后的加工工序中。
现有的开棉机都需人工向清棉装置的原棉输送带上定时定量投入原棉,以保证开棉机的正常工作,非常浪费劳动力,而且人工投入量不好掌握,单次投入量差距较大。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开棉机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开棉机及智能开棉系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开棉机存在的浪费劳动力,以及人工投入量不好掌握,单次投入量差距较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开棉机,包括储棉筐、两块挡板、控制模块、清棉装置和原棉输送带。
其中,所述储棉筐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抓手和与所述抓手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件,所述抓手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抓手在所述储棉筐内往复移动。
所述储棉筐的底部开口设置且正对所述原棉输送带,所述原棉输送带的输出端延伸至所述清棉装置的进棉口;两块所述挡板均位于所述储棉筐的底部且能够封堵所述储棉筐的底部开口;两块所述挡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两块所述挡板相对的侧板面相互平行且能够相互抵接;所述储棉筐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挡板一一对应的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与对应的所述挡板连接并用于驱动对应的所述挡板相对另一所述挡板水平往复移动,两块所述挡板的移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原棉输送带的两侧相对位置设置有对射式的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位于所述储棉筐与所述清棉装置之间,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储棉筐的底部内壁的相对位置处设置有对射式的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储棉筐内的原棉;所述储棉筐上还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储棉筐的底部设置有导轨,每块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有导向件,且每个所述导向件均能够沿所述导轨移动。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储棉筐的底部为矩形结构,所述挡板均为矩形挡板;所述储棉筐的底部矩形结构与两块所述挡板抵接时围成的矩形边框重合。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导轨为两条,且两条所述导轨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棉筐的底部矩形结构的两个相对边上。
两块所述挡板相对的侧板面均与所述导轨垂直;每块所述挡板上均设置有多个所述导向件,且每块所述挡板上的多个所述导向件能够分别沿两条所述导轨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密信合棉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哈密信合棉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50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