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伞状结构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15223.0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2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沈丽;刘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6 | 分类号: | B64C1/06;B64C1/00;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宁宁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生态城动漫***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套 伞状结构 机臂 立柱 加强杆 拉杆 外周 本实用新型 固有频率 间隔均匀 拉杆连接 上端 地连接 多棱形 个臂 上套 下端 | ||
1.一种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伞状结构无人机包括立柱(110)、机臂杆(120)、加强杆(130)、臂间拉杆(140)和臂连接套(150);
多根所述机臂杆(120)间隔均匀地连接在所述立柱(110)的外周面的下端,每根所述机臂杆(120)上套设有一个所述臂连接套(150),每个所述臂连接套(150)通过一根所述加强杆(130)连接到所述立柱(110)的外周面的上端;相邻两个所述臂连接套(150)通过一根所述臂间拉杆(140)连接,所述臂间拉杆(140)通过所述臂连接套(150)连成多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臂连接套(150)包括具有缺口(157)的环状结构(151),所述环状结构(151)的两端之间形成所述缺口(157),所述缺口(157)用于将所述环状结构(151)卡入所述机臂杆(120)的外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15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块(152),所述凸块(152)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53),采用螺栓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153),可将所述环状结构(151)的两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结构(151)的外周面上还设置有三个连接座(154),每个所述连接座(154)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连接板(155),每个连接板(155)上开设有第二通孔(156),采用螺栓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156),可将所述加强杆(130)或所述臂间拉杆(140)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54)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座(154)关于所述环状结构(151)的中心相对设置,另一个所述连接座(154)关于所述环状结构(151)的中心与两个所述凸块(152)相对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53)和所述第二通孔(156)均为阶梯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杆(120)的数量、所述加强杆(130)的数量、所述臂间拉杆(140)的数量和所述臂连接套(150)均为六个,所述臂间拉杆(140)通过所述臂连接套(150)连成正六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130)和所述臂间拉杆(140)均通过杆支撑件(160)连接到所述臂连接套(15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伞状结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支撑件(160)的一端开设有连接孔(161),所述连接孔(161)为盲孔,所述连接孔(161)用于连接所述加强杆(130)或所述臂间拉杆(140),所述杆支撑件(160)的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162),所述固定孔(162)为通孔,所述固定孔(162)用于与所述臂连接套(150)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聚飞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1522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动圆梯形垂直起降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机臂的伸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