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卷绕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0495.X | 申请日: | 201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28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30 |
发明(设计)人: | 周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志强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转 卷绕 卷针组件 齿轮 卷绕机构 锂电池 工位 本实用新型 等角度均布 卷绕驱动部 可旋转安装 拔针机构 电池卷绕 工作效率 滑动套接 机械构造 同一平台 拔叉 贴胶 下料 抽出 驱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卷绕机构,包括:电池卷绕部,包括机架,以及可旋转安装在机架上的轮转齿轮,轮转齿轮内设置有多个以轮转齿轮的中心等角度均布设置的卷绕孔,多个卷绕孔内滑动套接有卷针组件;卷绕驱动部,用于驱动卷针组件以不同转速旋转;拔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卷针组件从卷绕孔内抽出的拔叉。在同一平台上提供了三个工位,卷绕、贴胶和下料,通过轮转的方式使得三个工位不间断、独立地完成各自工序,机械构造合理巧妙,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空间,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制造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卷绕机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池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一般采用含有锂元素的材料作为电极的电池。是现代高性能电池的代表。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动工具等大中小型电动设备方面,随着用电设备技术的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电池芯卷绕装置用于将第一导电软电极、第二导电软电极及分隔物卷绕成一个电化学电池的主体即电芯。现有的电池芯卷绕装置主要包括:机架、卷绕机构、贴胶机构、下料机构以及电气控制部分。卷绕机构中,卷针在卷绕电机及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可以转动,用以卷绕。现有电池电芯卷绕装置的缺陷在于:不能全自动的衔接卷绕、贴胶、下料这三个主要工序,生产效率不高,设备性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卷绕机构,其能全自动的衔接卷绕、贴胶、下料这三个主要工序,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可节省设备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自动锂电池卷绕机构,包括:
电池卷绕部,包括机架,以及可旋转安装在机架上的轮转齿轮,轮转齿轮内设置有多个以轮转齿轮的中心等角度均布设置的卷绕孔,多个卷绕孔内滑动套接有卷针组件;
卷绕驱动部,包括分别与多个驱使卷针组件转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轴座,以及转动套接在轴座内的传送轴,传送轴包括外轴、转动贯穿设置在外轴内的中轴,以及转动贯穿设置在中轴内的内轴,传送轴的输入端和/或输出端均设置有多个分别与外轴、中轴和内轴固接的输入传动轮和/或输出传动轮,输出传动轮与卷针组件驱动连接;
拔针机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卷针组件从卷绕孔内抽出的拔叉。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卷针组件包括旋转套接在卷绕孔内的套筒,套筒内套接有可轴向运动的插针机构,插针机构包括外露于套筒前端的第一半圆插针和第二半圆插针,套筒的尾端外露设置有分别与第一半圆插针和第二半圆插针连接的、与拔叉配合的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电池卷绕部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多个转轴,转轴的两端固装有分别与卷针组件和输出传动轮连接的转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电池卷绕部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卷针组件运动的推针机构,推针机构包括与卷针组件同向设置的推缸,推缸的伸出端固装有推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机架的侧部安装有用于驱动轮转齿轮转动的驱动电机。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卷绕驱动部还包括分别与外轴、中轴和内轴驱动连接的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和第三驱动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第一驱动器、第二驱动器、第三驱动器包括伺服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志强,未经周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04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