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台基于惯性及光学联合感测技术的家用服务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26339.4 | 申请日: | 2018-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3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蒋玉莲;林新华;纪宏斌;江雁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杠 摄像头 电动机 机器人主体 螺母座 内部安装 固定座 感测 家用服务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 表面安装 家用服务 内部固定 人体身高 上下伸缩 上下运动 转轴转动 控制器 传感器 转轴 转动 联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台基于惯性及光学联合感测技术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且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一侧固定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内部安装有传感器,且摄像头的一侧连接有识别区域,所述识别区域的内部固定有节点,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动机和丝杠,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电动机通过转轴带动丝杠进行转动,则丝杠一侧的螺母座进行上下伸缩运动,即带动摄像头进行上下运动,解决了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高矮进行调节,给老人或残疾人的使用造成麻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服务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台基于惯性及光学联合感测技术的家用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家庭服务机器人是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能够代替人完成家庭服务工作的机器人,它包括行进装置、感知装置、接收装置、发送装置、控制装置、执行装置、存储装置和交互装置,所述感知装置将在家庭居住环境内感知到的信息传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指令执行装置作出响应,并进行防盗监测、安全检查、清洁卫生、物品搬运、家电控制,以及家庭娱乐、病况监视、儿童教育、报时催醒、家用统计的工作。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普通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大多只能单一的与老人或残疾人进行聊天和扫地,不能根据人体节点行为对机器人动作进行指控,且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高矮进行调节,给老人或残疾人的使用造成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台基于惯性及光学联合感测技术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普通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大多只能单一的与老人或残疾人进行聊天和扫地,不能根据人体节点行为对机器人动作进行指控,且普通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高矮进行调节,给老人或残疾人的使用造成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台基于惯性及光学联合感测技术的家用服务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安装有控制器,且机器人主体的顶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一侧安装有螺母座,所述螺母座的一侧固定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内部安装有KINECT传感器,且摄像头的一侧连接有识别区域,所述识别区域的内部固定有节点,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内部安装有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通过机械臂分别安装有机械手和机械夹。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下方的两侧均通过支撑柱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三个滚轮,且底座的内部固定有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电动机、传感器、摄像头和处理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摄像头和传感器,利用摄像头在识别区域捕捉人体影像,KINECT传感器感测人体动作的物理参数,KINECT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从而侦测人体在空间中的移动,解决了不能根据人体节点行为对机器人动作进行指控操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电动机和丝杠,根据人体身高的不同,电动机通过转轴带动丝杠进行转动,则丝杠一侧的螺母座进行上下伸缩运动,即带动摄像头进行上下运动,解决了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高矮进行调节,给老人或残疾人的使用造成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识别区域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民族大学,未经西南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26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