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雷达固定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33523.1 | 申请日: | 201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51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发明(设计)人: | 孙华军;陈华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阴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S13/93 | 分类号: | G01S13/93;G01S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300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槽 固定板 连接板 固定机构 固定杆 车载雷达 复位弹簧 减震弹簧 限位孔 本实用新型 固定板连接 减震 便于安装 螺栓安装 安装孔 连接杆 连接头 梯形块 限位扣 限位块 按钮 滑杆 卡槽 拆卸 焊接 雷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雷达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雷达、安装孔、调节按钮、连接头、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杆、梯形块、支座、滑杆、限位孔、第三安装槽、第二复位弹簧、限位扣、限位块、连接板、第四安装槽、固定杆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卡槽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通过限位孔与第二安装槽连接,该固定机构,具有减震、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载雷达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车载雷达是汽车驻车或者倒车时的安全辅助装置,能以声音或者更为直观的显示告知驾驶员周围障碍物的情况,解除了驾驶员驻车、倒车和起动车辆时前后左右探视所引起的困扰,并帮助驾驶员扫除了视野死角和视线模糊的缺陷。
现在的车载雷达都是直接用过螺栓安装在车辆尾部,但是汽车行驶过程中常会产生震动,时间长久后固定车载雷达的螺栓容易产生松动,可能会雷达测得的信号不够准确,而产生意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雷达固定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载雷达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雷达、安装孔、调节按钮、连接头、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第一复位弹簧、连接杆、梯形块、支座、滑杆、限位孔、第三安装槽、第二复位弹簧、限位扣、限位块、连接板、第四安装槽、固定杆和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四安装槽,所述第四安装槽的内部通过焊接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通过卡槽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第一固定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通过限位孔与第二安装槽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外部一侧通过第一复位弹簧安装有调节按钮,所述调节按钮的底部通过连接杆安装有梯形块,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内部一侧通过支座安装有滑杆,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一侧设有雷达,所述雷达的一侧通过焊接安装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与第一安装槽配合使用,所述连接头的内部开设有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的内部一侧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安装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的两侧通过焊接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梯形块、滑杆和限位扣配合使用,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一侧对应开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与连接板和第一固定板通过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规格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的内径等于限位扣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与调节按钮和第二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与调节按钮和梯形块通过焊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车载雷达固定机构,安装时,先将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安装孔对齐后,通过螺栓安装在车辆上,再把雷达上的连接头插入到第一安装槽中,当连接头一侧的限位扣与限位孔的位置重合后,第二复位弹簧将推动限位扣卡接进限位孔中,便于对雷达进行快速固定;当需要对雷达进行检测和维护时,可以向内按压调节按钮,调节按钮底部的梯形块推动滑杆向右滑动,从而使得滑杆将限位扣推动出限位孔,便于对雷达进行快速拆卸;使用时,由于连接板的底部通过减震弹簧与第一固定板连接,连接板的顶部通过螺栓安装有第二固定板,便于减小在车辆行驶时对雷达造成振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阴师范学院,未经淮阴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335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速提醒装置
- 下一篇:用于汽车主动防撞毫米波雷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