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49338.1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35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帆 |
主分类号: | F41A29/00 | 分类号: | F41A29/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星减速机构 电磁离合器 柱状壳体 电机 炮膛 刷头组件 锥齿轮盘 行走轮 转轴 本实用新型 清洁机器人 垂直转动 对称设置 工作效率 啮合传动 清洁机器 转动连接 转轴顶端 输出端 体内部 斜齿轮 柱状壳 锥齿轮 刷头 联接 清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包括柱状壳体、行走轮、刷头组件以及设置于柱状壳体内部的电机一、电机二、电磁离合器一、电磁离合器二、行星减速机构一、行星减速机构二以及主轴,电机一与电机二对称设置于主轴的两端且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一以及电磁离合器二与主轴联接,行星减速机构一以及行星减速机构二分别连接于主轴上且其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斜齿轮,行走轮环状转动连接于柱状壳体上,主轴上设置有若干锥齿轮盘,刷头组件包括垂直转动连接于柱状壳体上的转轴、位于柱状壳体外侧且固定于转轴顶端的刷头以及位于转轴且能够与锥齿轮盘啮合传动的锥齿轮,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的进行炮膛内的清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
背景技术
现目前针对炮膛的清洁都是通过人工进行,主要是人工通过毛刷对炮膛内部进行清洁,其效率低且清洁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可以快速的进行炮膛内的清洁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包括柱状壳体、行走轮、刷头组件以及设置于柱状壳体内部的电机一、电机二、电磁离合器一、电磁离合器二、行星减速机构一、行星减速机构二以及主轴,所述电机一与电机二对称设置于主轴的两端且分别通过电磁离合器一以及电磁离合器二与主轴联接,所述行星减速机构一以及行星减速机构二分别连接于主轴上且其输出端分别设置有一斜齿轮,所述行走轮环状转动连接于柱状壳体上且每个行走轮的中部均设置有能够与斜齿轮啮合的内凹斜齿,所述主轴上设置有若干锥齿轮盘,所述刷头组件包括垂直转动连接于柱状壳体上的转轴、位于柱状壳体外侧且固定于转轴顶端的刷头以及位于转轴且能够与锥齿轮盘啮合传动的锥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为花键轴,所述锥齿轮盘中部设置有能够与主轴连接的花键槽。
进一步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锥齿轮盘之间均设置有隔套。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炮膛清洁机器人,其利用电机输出动力,带动行走轮沿炮膛轴向移动,同时利用主轴带动刷头组件对沿炮膛内部做周向的高速旋转运动,从而可以对炮膛内部进行快速的清洁,设置有两个电机,可以实现整个设备在炮膛内的进入以及退出,操作简单,清洁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位局部放大图。
1-柱状壳体;2-电机一;3-电机二;4-电磁离合器一;5-电磁离合器二; 6-行星减速机构一;7-行星减速机构二;8-行走轮;9-主轴;10-刷头组件;11- 斜齿轮;12-锥齿轮盘;13-隔套;101-转轴;102-刷头;103-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帆,未经黄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493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容量机枪供弹箱
- 下一篇:一种具有警示结构的抓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