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管件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17449.1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3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胡正文;江光宜;苏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天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8;G01M3/02;G01M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冯瑛琪 |
地址: | 434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夹具 检测管 供气装置 底座 检测装置 气管接口 汽车管件 供气 压强 本实用新型 间隔设置 可拆卸的 两端管口 密封固定 密封连接 耐压能力 平板结构 水平设置 耐受 连通 测试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管件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夹具和供气装置,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平板结构,所述夹具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待检测管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具之间,且其两端管口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所述夹具密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夹具具有气管接口,所述气管接口分别与所述待检测管件内部及所述供气装置连通;所述供气装置用以向待检测管件内部供气以检测其耐压能力。通过设置两个夹具对待检测管件的两端分别件密封固定,并利用供气装置向待检测管件内供气,以测试其对压强的耐受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件领域,尤其属于汽车管件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管件的装置品类繁多,但其使用起来即为麻烦,且难以对管件的多种指标进行检测。
汽车领域使用的各类软管种类繁多,目前对其耐压性和拉伸张力的要求较多,目前还没有装置能同时检测上述两种指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管件的耐压性和拉伸张力同时进行检测的装置,其检测效率高,精确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管件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夹具和供气装置,所述底座为水平设置的平板结构,所述夹具设有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待检测管件设置在两个所述夹具之间,且其两端管口分别可拆卸的与两个所述夹具密封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夹具具有气管接口,所述气管接口分别与所述待检测管件内部及所述供气装置连通;所述供气装置用以向待检测管件内部供气以检测其耐压能力。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两个夹具对待检测管件的两端分别件密封固定,并利用供气装置向待检测管件内供气,以测试其对压强的耐受范围。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止逆阀和压强计,所述供气装置通过管路与所述气管接口连通,所述止逆阀和压强计均连通设置在该管路上,且所述压强计位于该管路与所述气管接口的连通处,所述止逆阀用以防止待检测管件内的气体回流到供气装置内,所述压强计用以检测待检测管件内部的压强。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止逆阀和压强计,可以更加简便、精准的检测待检测管件的耐压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夹具包括固定块、活动块和第一伸缩装置,两个所述固定块均为正方体形,并分别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端,所述固定块的一端端部的下端水平设有底边,所述底边上开有条形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底边的两端端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为多个,且分别间隔均匀的竖直嵌装在所述底边上端,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所述活动块设置在所述底边上,每个所述第一伸缩装置的伸缩端分别与所述活动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下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伸缩装置可通过伸缩端驱动所述活动块上下移动至与所述底边相互贴合或分离,且在所述活动块移动至与所述底边相贴合时,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组合形成一个圆孔,所述待检测管件的两端分别密封卡接在对应的所述圆孔远离对应固定块的一端内部,所述第一伸缩装置伸长时,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底边分离离且将待检测管件的对应端松开;其中一个所述夹具的固定块上开有贯穿其两端的气孔,当所述活动块移动至与所述底边相贴合时,所述气孔与对应的所述圆孔连通,所述气孔构成所述气管接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每个夹具的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为条形板,两个所述夹具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端的两端,且其圆孔端相对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上端位于两个所述夹具之间的位置间隔设有多个横向且相互平行的滑槽,多个所述滑槽分别沿所述底座的长度方向等间距间隔的分布在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所述滑槽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底座上端的中间位置,且相邻两个所述滑槽的一端相互交错,所述滑槽的另一端分别延伸至所述底座上端对应侧靠近边缘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天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天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1744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