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轿厢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22843.4 | 申请日: | 201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晨浩;梁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B66B5/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陆林生 |
地址: | 05009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厢体 托板 缓冲器 底板 支杆 电梯轿厢 驱动装置 底端 坠落 体内 本实用新型 底板间隙 电梯技术 滑动配合 支撑托板 后支撑 侧板 底面 减小 冲击力 相抵 承载 驱动 伤害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轿厢。电梯轿厢包括厢体、托板、支杆、驱动装置和缓冲器;托板位于厢体的腔体内,用于承载人员;托板的四周与厢体的侧板滑动配合,底面与厢体的底板间隙设置;支杆位于厢体的底板和所述托板之间,且底端与厢体的底板相连,顶端与托板相抵接,用于支撑托板;驱动装置与支杆相连,用于在厢体坠落时驱动支杆下降;缓冲器位于厢体的底板和托板之间,且底端与厢体的底板固定连接,顶端与托板相连,用于在支杆下降后支撑托板。该电梯轿厢在坠落时,托板落在缓冲器上,厢体在撞击的瞬间,缓冲器能够减小厢体对托板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厢体内的人员不受伤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轿厢式电梯是指人员位于轿厢内、且轿厢沿电梯井的刚性轨道垂直运行的装置。目前,电梯轿厢因意外急速坠落时,安全保护装置一般是在电梯井的底坑内设置缓冲装置。当缓冲装置受到轿厢的高速撞击时,产生反弹力,从而减小撞击冲击力,以实现对轿厢整体结构的保护作用,便于展开后期的救援工作。
但轿厢在急速坠落时速度达到几十米/每秒,在撞击的瞬间,轿厢的底板会对人员产生极大的冲击力,使人员受到伤害,安全性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电梯轿厢,旨在解决轿厢坠落时底板对人员产生冲击力、造成人员伤害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梯轿厢,包括:
厢体;
托板,位于所述厢体的腔体内,用于承载人员;所述托板的四周与所述厢体的侧板滑动配合,所述托板的底面与所述厢体的底板间隙设置;
支杆,位于所述厢体的底板和所述托板之间,且底端与所述厢体的底板相连,顶端与所述托板相抵接,用于支撑所述托板;
驱动装置,与所述支杆相连,用于在所述厢体坠落时驱动所述支杆下降;和
缓冲器,位于所述厢体的底板和所述托板之间,且底端与所述厢体的底板固定连接,顶端与所述托板相连,用于在所述支杆下降后支撑所述托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为丝杠;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转轮,与所述厢体的底板转动连接,且套设于所述支杆上,并与所述支杆螺纹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支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蜗杆;所述转轮的外周上设有用于和所述蜗杆啮合的轮齿。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所述转轮和所述蜗杆的数量均为多个,且各个所述支杆在所述厢体的底板上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支杆和所述转轮的数量均为四个,且所述蜗杆的数量为两个;
各个所述支杆分布在所述托板的四个边角处,且所述转轮与所述支杆一一对应;
一个所述蜗杆上设有用于和两个转轮啮合的螺旋齿,并用于驱动两个所述转轮旋转。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蜗杆并排设置,且每个所述蜗杆的中部均设有第一锥齿轮;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两个第二锥齿轮;每个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对应的第一锥齿轮啮合;和
传动杆,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相连,用于通过各个所述第二锥齿轮和各个所述第一锥齿轮驱动各个所述蜗杆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
第三锥齿轮,固设于所述传动杆的中部;
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228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壁一体式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人机交互装置和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