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湿地道路两侧浅层水体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53849.8 | 申请日: | 2018-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9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樊蓓莉;崔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孙巍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地 道路两侧 混凝土墙 碎石层 波纹钢管 水体 浅层 本实用新型 钢结构层 混凝土层 连通结构 橡胶颗粒 碎石 蜂窝 水文 路基 上层 湿地生态系统 铺设 砾石石笼 有效保障 中线位置 砾石 集水沟 连通性 斜L形 等高 基底 轴向 连通 迁徙 生态 保证 | ||
1.一种用于湿地道路两侧浅层水体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设置在清淤后的路基槽两侧的砾石石笼集水沟(2)、至少两堵沿路基槽横截面设置的混凝土墙(6)、填充设置在所述石笼集水沟(2)与混凝土墙(6)之间的第一碎石层(8),所述第一碎石层(8)上相邻两堵混凝土墙(6)的中线位置沿湿地道路(1)的横截面设有波纹钢管通路(7),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的通路轴向为斜L形连通湿地道路(1)两侧浅层水体,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上铺设碎石形成与混凝土墙(6)等高的第二碎石层(9),所述第二碎石层(9)上设有底部固定在混凝土墙(6)顶面上的蜂窝钢结构层(4),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上设有橡胶颗粒混凝土层(5),所述橡胶颗粒混凝土层(5)上设有上层路基(3),所述上层路基(3)两侧铺设碎石堆形成砾石基底(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石笼集水沟(2)与湿地道路(1)长度相等,宽度为50cm,所述砾石石笼集水沟(2)的顶面与同侧的湿地基底(11)高度相同,所述砾石石笼集水沟(2)中的砾石粒径为10~1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墙(6)之间的间隔为150~250cm,所述混凝土墙(6)的厚度为30~50cm,所述混凝土墙(6)的高度比湿地道路(1)下游侧的湿地基底(11)高5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碎石层(8)的上表面与湿地原始基底等高,且坡度相同;所述第二碎石层(9)中的碎石粒径为3~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由入水端的斜向下波纹钢管与横向波纹钢管连接而成,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的下游端超出路基槽,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的上游端管口高于湿地枯水位水面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轴向设置预拱度,当地基残余沉降完成后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的横向波纹钢管段管底与湿地原始基底标高相同且坡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为具有蜂窝状孔隙的钢框架层,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的表面和底面为3cm厚的碳钢板,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中间为多层瓦楞状钢板构成的蜂窝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颗粒混凝土层(5)的厚度为50~80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钢管通路(7)的上游端管口设有钢栅格篦子,所述钢栅格篦子的孔径为10cm;所述砾石基底(10)中的碎石粒径为5~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态水文连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的厚度为30~50cm,所述蜂窝钢结构层(4)的孔隙为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利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5384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环境温差的多级提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模拟瞬时溃坝自动控制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