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2578.0 | 申请日: | 2018-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1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大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H01R13/627;H01R13/629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徐秋平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桩 机器人 弹簧门 横梁 本实用新型 电极 安全系数 使用寿命 限位机构 正对设置 内置 限位 推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两个水平正对设置的弹簧门;两个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门的后侧;四个限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横梁的两端,用于在机器人的两个电极推开所述两个弹簧门且与所述两个横梁相接触后实现所述机器人和所述机器人充电桩的限位。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充电桩将充电桩的电极内置,从而提高了充电桩的安全系数,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充电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机器人充电桩通常放置在便于机器人自动到达,并能够有空间自动充电的位置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充电桩的电极都是裸露在外部,因而具有以下不足:
(1)若用手触摸充电桩电极,则存在触点的危险;
(2)电极进水、沾灰都会造成导电性能降低等问题,从而降低充电桩的使用寿命,给机器人工作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导致机器人使用效率的降低;
(3)外表不够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将充电桩的电极内置,从而提高了充电桩的安全系数,延长了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充电桩,包括:两个水平正对设置的弹簧门;两个横梁,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弹簧门的后侧;四个限位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横梁的两端,用于在机器人的两个电极推开所述两个弹簧门且与所述两个横梁相接触后实现所述机器人和所述机器人充电桩的限位。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机构箱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箱内的限位索、弹簧仓和活动基座;
所述限位索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机构箱的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设置有限位扣;
所述活动基座内置有限位块、限位索轨道、弹簧连接件和电极组件;所述限位索轨道沿所述限位块轮廓设置,所述限位扣沿所述限位索轨道移动;所述电极组件包括通过沟槽相连的受力块和卡扣,所述受力块与相对的横梁相连;
所述弹簧仓内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限位机构箱的另一端固定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弹簧连接件相连;
当机器人的电极穿过所述弹簧门推动所述横梁向后移动时,所述横梁带动所述受力块向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活动基座向后移动,从而使所述弹簧被向后拉伸,所述卡扣与所述机器人的电极限位台相啮合,所述限位扣移动至所述限位索轨道的限位点。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和所述限位索轨道呈Y型,所述限位点为所述限位索轨道Y的顶部凹槽点。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与所述活动基座为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受力块、所述沟槽和所述卡扣为一体成型或固定连接。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索由弹性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卡扣的一端与所述沟槽相连,另一端设置在所述限位机构箱侧板下。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横梁为金属材料或所述横梁的表面设置有金属电极,所述金属材料或所述金属电极与电源接通,从而在所述机器人的电极与所述横梁相接触时实现充电。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与电源接通且位于所述两个横梁后侧的两个限位梁,所述横梁为金属材料或所述横梁的表面设置有金属电极,从而在所述机器人的电极与所述横梁相接触,所述横梁与所述限位梁相接触时实现充电。
于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外表面的定位识别组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充电桩,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25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可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