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07265.4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79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姚俊纲;林伯璋;孔繁榕;王天铸;郭峰;王国粟;蒋恩杰;许求雄;沈良军;王守叶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兴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3/02 | 分类号: | F01P3/02;F01P7/16;F01P5/10;F02F1/14;F02F1/40;F01P1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42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本实用新型 气缸盖 气缸机体 出水口 进水口 水箱 水泵 发动机冷却装置 发动机冷却 热效率 排放性能 大负荷 内燃机 小负荷 运转 怠速 发动机 | ||
1.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机体(1)、水箱(2)、气缸盖(3)、水泵(4),所述气缸盖(3)设置于所述气缸机体(1)的上方,所述水箱(2)的出水口与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与所述气缸盖(3)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气缸盖(3)与所述气缸机体(1)相连通,所述气缸盖(3)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气缸机体(1)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2)的进水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3)中设置有气缸盖水套(6),所述气缸机体(1)中设置有机体水套(5),所述气缸盖水套(6)与所述机体水套(5)相连通,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与所述气缸盖水套(6)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机体水套(5)的出水口与所述水箱(2)的进水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机体(1)内还固定设置有第二节温器(8),所述第二节温器(8)的进水口与所述机体水套(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8)的一路出水口通过气缸体出水管(10)与所述水箱(2)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温器(8)的另一路出水口通过小循环水管(14)与所述水泵(4)的进水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水套(6)包括相互隔开的进气侧水套、排气侧水套,所述进气侧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机体水套(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气侧水套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排气侧水套的出水口与所述机体水套(5)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排气侧水套的进水口与所述水泵(4)的出水口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3)上还设置有第一节温器(7),所述第一节温器(7)的进水口与所述排气侧水套的出水口相连通,所述第一节温器(7)的出水口通过排气侧出水管(13)与所述水箱(2)的进水口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动机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盖(3)上还设置有进气侧放气管(11)、排气侧放气管(12)、气泡旁通水管(15),所述进气侧放气管(11)与所述进气侧水套相连通,所述排气侧放气管(12)与所述排气侧水套相连通,所述气泡旁通水管(15)分别与所述进气侧放气管(11)、所述排气侧放气管(12)、所述水箱(2)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兴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兴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072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铺路机用冷却装置
- 下一篇:航空活塞发动机的排气门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