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吸振垫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0657.6 | 申请日: | 201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62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青松;张运来;张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B9/62 | 分类号: | E01B9/62;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吸振器 平垫圈 弹条 垫圈 吸振 本实用新型 圆柱体空腔 单向开口 钢球 装入 | ||
1.一种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平垫圈、弹条连接部分、阻尼吸振器;通过弹条连接部分将平垫圈和阻尼吸振器连接起来,阻尼吸振器包括一单向开口的圆柱体空腔结构,在其内部装入一定数量的钢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连接部分为一个有韧性的弹片,通过焊接将阻尼吸振器单向开口一面焊接在弹片上,达到密封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钢球的直径为6毫米,钢球填充为空腔的52%左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连接部分和阻尼吸振器焊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焊接完成后,阻尼吸振器与弹条连接部分为紧贴状态,使得单向开口的空腔为密封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钢球选用碳素钢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条连接部分的材料选择与垫圈相同的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振器上还具有通过机械结构可关闭的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的吸振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结构包括一弹性部件连接的盖体,使得所述开口为常闭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065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