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18372.7 | 申请日: | 2018-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彭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B62D2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结构 门槛内板 后纵梁 后座椅横梁 本实用新型 侧板固定 垂直板 侧板 侵入 汽车技术领域 侧面碰撞 车体侧面 碰撞载荷 有效传递 侧碰 受力 弯折 侧面 传递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安装于左后纵梁与门槛内板之间,加强结构包括垂直板和由垂直板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向同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固定在左后纵梁靠近门槛内板的一侧,第二侧板固定在门槛内板靠近左后纵梁的一侧。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构造成以将门槛内板受到的部分碰撞载荷传递至左后纵梁,加大侧碰中力的有效传递,避免门槛内板独自受力,以提高车体侧面刚度,降低侧面碰撞侵入速度及侧面侵入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C-NCAP是将在市场上购买的新车型按照比我国现有强制性标准更严格和更全面的要求进行碰撞安全性能测试,评价结果按星级划分并公开发布,旨在给予消费者系统、客观的车辆信息,促进企业按照更高的安全标准开发和生产,从而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伤害及损失。C-NCAP要求对一种车型进行车辆速度50km/h与刚性固定壁障100%重叠率的正面碰撞、车辆速度64km/h对可变形壁障40%重叠率的正面偏置碰撞、可变形移动壁障速度50km/h与车辆的侧面碰撞等三种碰撞试验,根据试验数据计算各项试验得分和总分,由总分多少确定星级。
随着国内碰撞安全要求的逐步提高,2018版C-NCAP侧碰要求也相应提升,侧碰台车质量950kg提升为1400kg,侧面碰撞位置后移250mm,对于整车侧面碰撞提出了更高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后座椅横梁结构刚度弱而不满足整车侧面碰撞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加强结构的三面分别与左后纵梁、门槛内板和后地板相连,将部分门槛内板受到的碰撞载荷传递至左后纵梁,降低门槛内板对横梁的压迫,减少后车门的侵入速度和侵入量。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在加强结构上设置加强筋,以增强加强结构的抗弯折能力。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座椅横梁加强结构,安装于左后纵梁与门槛内板之间,所述加强结构包括垂直板和由所述垂直板相对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向同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其中,
所述第一侧板固定在所述左后纵梁靠近所述门槛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固定在所述门槛内板靠近所述左后纵梁的一侧,所述加强结构构造成以将所述门槛内板受到的部分碰撞载荷传递至所述左后纵梁。
可选地,所述加强结构还包括由所述垂直板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邻的两端向外延伸并向同一侧弯折而成的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固定于后地板上。
可选地,所述垂直板与所述后座椅横梁平行设置。
可选地,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均设有分缝口,以使相邻两个侧板相对独立。
可选地,所述分缝口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垂直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加强筋,每一加强筋的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侧板,其相对的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二侧板。
可选地,所述每一加强筋由部分所述垂直板向远离侧板的一侧凸起形成。
可选地,所述每一加强筋为一条状结构,固定于所述垂直板上。
可选地,所述垂直板上设有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垂直板上设有工艺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18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轨受流靴
- 下一篇:一种座椅安装横梁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