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动软管限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37231.X | 申请日: | 201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姚辉;梁维亚;童华鑫;汤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04 | 分类号: | B60T1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贾允;肖丁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软管 限位护套 支架 限位结构 支架卡槽 本实用新型 限位凸 凸台 通用化 安装方便 配合连接 整车布置 边缘处 车体 通孔 磨损 穿过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制动软管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护套和支架,所述限位护套具有用于使所述制动软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护套;所述限位护套外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设有支架卡槽;所述支架的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边缘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支架卡槽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软管限位结构,所述限位护套外侧套设有限位凸台,所述支架通过所述限位凸台上的支架卡槽实现与所述限位护套的安装,不仅能够约束所述制动软管的走向,便于整车布置,同时保护制动软管,避免制动软管磨损,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小,通用化程度高,易批量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动软管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行车制动系统以及驻车制动系统管路一般都设置有制动软管,制动软管是机车车辆制动系统中的一个重要橡胶部件,俗称刹车管,是使用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零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在汽车制动中传递制动介质,保证制动力传递到汽车制动蹄或制动钳产生制动力,从而使制动随时有效。
布置制动软管时,通常是先将周边零部件确定后,再布置制动软管,故布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周边空间较小的情况,且前制动软管因涉及到车轮的上下跳动及左右转向,整车动态工况更复杂。而制动软管为柔性件,走向不易控制,且制动软管为安全件,在整车各个工况下不允许与周边零部件发生动态干涉,否则容易导致制动软管泄漏、制动液压油损失,危害行车安全。
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软管一般采用固定支架固定在汽车上,部分固定支架结构复杂、重量大且安装不便,增加了安装的时间和难度,不具备较好的通用性,不易批量生产,使得生产成本提高;而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固定支架固定在车身上的制动软管会根据路况产生适当运动,但大多固定支架只能限制制动软管的运动而不具备保护制动软管的功能,运动时,制动软管各部分的运动轨迹难以控制,特别是制动软管会与固定支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导致制动软管的磨损及泄露,从而影响汽车安全驾驶,对交通安全造成潜在危害;还有部分制动软管通过限位结构约束自身走向,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制动软管保护套和固定支架,所述制动软管保护套和所述固定支架组合使用,达到保护制动软管并约束其走向的作用,但所述限位结构装配结构复杂、重量大、安装不便且通用化程度低,不易批量生产。
综上所述,为了避让周边零部件间隙,约束制动软管走向,便于整车布置,同时保护制动软管,避免制动软管磨损,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制动软管限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制动软管限位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制动软管限位结构,能够约束制动软管走向,便于整车布置,同时保护制动软管,避免制动软管磨损,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重量小,通用化程度高,易批量生产。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制动软管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护套和支架,所述限位护套具有用于使所述制动软管穿过的通孔,所述支架用于固定所述限位护套;
所述限位护套外侧设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上设有支架卡槽;
所述支架的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边缘处设有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支架卡槽配合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所述限位护套和所述支架,所述限位护套套设于所述制动软管上,保护所述制动软管,避免所述制动软管磨损;且所述限位护套上还套设有所述限位凸台,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凸台上的所述支架卡槽配合实现所述支架的安装,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从而约束所述制动软管的走向,便于整车布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优选地,所述支架卡槽垂直于所述限位护套的轴向。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内径小于所述制动软管的外径,即所述限位护套与所述制动软管过盈配合,防止所述限位护套在所述制动软管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372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制动的电车
- 下一篇:一种具有加强结构的制动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