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用救生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0955.6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8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华 |
主分类号: | B63C9/06 | 分类号: | B63C9/0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救生舱 舱体 舱口 船用 内腔 逃生 配重层 本实用新型 进排气结构 舱体下部 存储食物 竖直状态 吸水材料 重量增加 周向分布 储物舱 可打开 内腔中 外侧壁 舱门 排出 吸水 硬质 海面 保证 发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救生舱,它包括硬质的救生舱本体,所述的救生舱本体包括一舱体,具有一内腔及供逃生人员进入内腔的舱口,所述的舱口处安装一可打开或关闭舱口的舱门;进排气结构,设置在救生舱本体上,用于使空气进入舱体的内腔并使内腔中的空气排出舱体外;一储物舱,设置在舱体的内底部,用于存储食物和水;所述舱体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舱体周向分布且用吸水材料制成的配重层,所述的配重层在吸水后重量增加并用于使舱体在海面上保持竖直状态。该船用救生舱在逃生过程中,安全性高,能及时被施救人员发现;且能保证逃生人员在舱内生存较长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讲的是一种船用救生舱。
背景技术
水上作业的船只,经常会遇到各类触礁、撞船、风暴等意外原因导致的沉船事故;现有的救生设备中,救生艇等因体积较大,造价较高等原因,致使中小船只较少配备。而一般配备较多的是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用具,但救生衣、救生圈在风浪较大、温度较低的海上很难维持逃生者的最低生存要求,即使不被淹死也会被饿死、冻死,因此急需一种便于船只携带,又造价低廉,而且能维持逃生者数天生存要求的船用救生设备,确保逃生者有足够的时间等待救援或自救。目前公开的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便于船只携带且造价低廉的船用救生设备,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 101531243A、名称为水上救生球的专利申请,其结构包括硬质壳体、软体透明气囊,所述硬质壳体与软体透明气囊紧密连接成一密闭的球体,所述软体气囊上开设有一拉链式密封舱门,该硬质壳体上设有机械舱和若干储物舱,所述储物舱可以储存食品和其它救生用品;所述机械舱内设有吸气泵,充电电源,所述吸气泵与充电电源电连接,所述硬质壳体上设有一控制盘,该控制盘上设有若干开关,所述吸气泵包括导管和进气口。该结构的水上救生球只是理论可行,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软体透明气囊可收折且充气展开,在使用逃生时,吸气泵要不断的吸气并对气囊充气,而吸气泵的工作是要依靠电机带动的,因此机械舱内必须要有足够的电量才能维持吸气泵工作,如果吸气泵发生故障或电量不足,则软体透明气囊则会因重力漏气而收缩,这样就会对舱体内的逃生人员造成致命危险;另外,软体透明气囊在海面漂浮时,如果触礁或被利物割破,则会对逃生人员造成伤害,因此其逃生安全性较差。再者,该水上救生球是依靠声光报警器来提醒救援人员施救,而在广阔的海面上,且有海浪的情况下,该提醒设备所起的作用很小,能被救援人员发现的几率较小,导致救援人员不能及时施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逃生过程中,安全性高,能及时被施救人员发现;且能保证逃生人员在舱内生存较长时间的船用救生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船用救生舱:它包括硬质的救生舱本体,所述的救生舱本体包括
一舱体,具有一内腔及供逃生人员进入内腔的舱口,所述的舱口处安装一可打开或关闭舱口的舱门;
进排气结构,设置在救生舱本体上,用于使空气进入舱体的内腔并使内腔中的空气排出舱体外;
一储物舱,设置在舱体的内底部,用于存储食物和水;
所述舱体下部的外侧壁上设有沿舱体周向分布且用吸水材料制成的配重层,所述的配重层在吸水后重量增加并用于使舱体在海面上保持竖直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华,未经赵新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09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上救生系统
- 下一篇:一种长倾斜式撤离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