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62120.4 | 申请日: | 2018-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0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何利;尹建东;高金恒;孙晓阳;王超;沈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5/00 | 分类号: | F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汇东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1 | 代理人: | 康正德;薛峰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油冷却器 出水端口 进水端口 控制装置 冷却介质 本实用新型 控制系统 控制阀 壳体 腔体 车辆控制 降低摩擦 机油 低粘度 受控 加热 连通 发动机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涉及车辆控制领域。控制装置包括具有腔体的壳体,腔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进水端口与发动机相连,出水端口与机油冷却器相连;腔体内设置一控制阀,其构造成在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值时,受控地连通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使冷却介质从进水端口进入壳体并通过控制阀流至与出水端口相连的机油冷却器内,使冷却介质对机油冷却器加热。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油冷却器处于长通状态而无法充分利用机油的低粘度来达到降低摩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发动机冷机启动后,冷却液升温会比机油升温快。随着发动机的持续运行,冷却液温度升高到90℃左右时,机油的油温在100℃左右;冷却液温度达到110℃时,机油的油温会升高到120℃以上。机油的粘度随着油温的升高而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通过升高油温达到降低发动机摩擦损失从而实现降油耗的目的。
目前,传统发动机机油冷却器处于长通状态,无法充分利用机油的低粘度来达到降低摩擦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机油冷却器处于长通状态而无法充分利用机油的低粘度来达到降低摩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要降低油耗。
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包括机油冷却器和具有冷却介质的管道,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具有一腔体的壳体,所述腔体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口和出水端口,所述进水端口与所述车辆的发动机相连,所述出水端口与所述机油冷却器相连;
所述腔体内设置一控制阀,其构造成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第一温度值时,受控地连通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使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进水端口进入所述壳体并通过所述控制阀流至与所述出水端口相连的机油冷却器内,使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机油冷却器加热;
所述控制阀还构造成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值且低于第二温度值时受控地正转,阻断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连通,阻挡从所述进水端口进入壳体内的冷却介质流至所述机油冷却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由温度传感器进行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还构造成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值时受控地反转,连通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令进入所述壳体内的冷却介质通过所述出水端口流至所述机油冷却器内。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具有一通孔,且所述控制阀构造成在进行反转时所述通孔受控地连接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或在进行正转时所述通孔受控地断开与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的连接,且密封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阀为球体,且所述腔体为圆柱形,且所述球体的形状和大小与所述腔体的形状和大小相匹配,使所述球体能够在所述腔体内正转或反转,通过所述球体的正转或反转令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相通或不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相连的控制件,所述控制件配置成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低于所述第一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通孔与所述进水端口相通,或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值且低于所述第二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正转,使其通孔与所述进水端口不相通,或在所述冷却介质的温度高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温度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反转,使其通孔与所述进水端口相通。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为立方体,所述进水端口和所述出水端口分别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个相对的面,与所述两个相对的面相邻的面处设有一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义利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621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机油尺
- 下一篇:抗撞击稳油型斜面油底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