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中撑的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580156.5 | 申请日: | 2018-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5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应百亮;孙玲芳;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B62H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之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37 | 代理人: | 林建军;朱黎光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撑架 主车架 停车 撑起 电动车 后轮胎 前轮胎 支腿 本实用新型 装配方便 前后轮 支腿部 车架 着地 下车 便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中撑的电动车,包括主车架和安装在主车架上的前轮胎和后轮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车架前中部的双撑架;所述双撑架包括两个支腿,所述两个支腿部分布在车架两侧;所述双撑架撑起时两个支腿的最低点与所述前轮胎和后轮胎的最低点在同一平面内。双撑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该种双撑架在撑起后,能够与前后轮形成四点同时着地,提高停车稳定性;双撑架位置设置在电动车前中部,驾驶员可以不用下车即可直接撑起停车,停车便利,大大提高了停车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中撑的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现代社会非常普及的代步工具,以驾驶操作简便、节能环保受到广泛的喜爱。目前的最畅销的电动车是类似于踏板摩托车外形的电动车,因其外形美观、鞍座舒适、电池储量大、续航时间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现有的电动车撑脚主要有单撑脚和双撑脚两种形式。采用双撑脚的电动车,撑脚均设置在电动车后侧,撑起时需要下车并抬起后轮完成支撑,驻车时必须提起车身,由于电动车车身比较重,因而其驻车步骤繁琐,需要耗费大量体力。采用单撑脚的电动车,脚撑安装在电动车中部或中部偏后的位置,虽然放下脚撑较方便省力,但驻停的车身倾斜,容易倾倒而导致车辆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省力、驻车稳定的前中撑的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前中撑的电动车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主车架和安装在主车架上的前轮胎和后轮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主车架前中部的双撑架;
所述双撑架包括两个支腿,所述两个支腿部分布在车架两侧;所述双撑架撑起时两个支腿的最低点与所述前轮胎和后轮胎的最低点在同一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安全性强的一种前中撑的电动车,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主车架包括踏板支撑架,所述双撑架安装在踏板支撑架底部。
其中,所述双撑架还包括轴筒,所述两条支腿分别可转动连接在轴筒两端,所述支腿包括支撑部和连接部;
所述支撑架底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部铰接。
其中,所述轴筒两端均设置有凹孔,所述连接部上设有通孔,所述轴筒的凹孔与所述通孔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支撑部与所述连接部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支撑部外部注塑有塑料包覆层。
其中,所述轴筒与所述连接部通过加强肋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加强肋截面呈“U”型,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与所述加强肋“U”型截面相适配的凸起。
其中,所述支撑部包括依次连接的支撑臂、着地部、加力臂和踩踏部;所述支撑臂为弧度为25-40°的圆弧。
其中,所述加力臂与所述支撑臂之间呈25-40°的夹角;所述踩踏部与轴筒平行设置。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中撑的电动车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中撑的电动车双撑架结构简单、装配方便,该种双撑架在撑起后,能够与前后轮形成四点同时着地,提高停车稳定性;双撑架位置设置在电动车前中部,驾驶员可以不用下车即可直接撑起停车,停车便利,大大提高了停车效率。支撑部与连接部一体成型,结构结实,增大了双撑架的使用寿命,支撑部外部注塑有塑料包覆层,即保证了双撑架的强度,也起到了缓冲,与地面接触时起到保护地面作用(特别是停房间里时,保护房间内的地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前中撑的电动车双撑架撑起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安马达电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5801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动独轮车的锁止机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自行车后轮防爆胎省力支撑装置